愁苦,孩子们饿得面黄肌瘦,妇女们默默流泪。
回到府衙,修俊臣召集了幕僚们商议对策。
一位幕僚说道:“大人,如今干旱严重,或许我们可以组织百姓去龙王庙祈雨,说不定能感动上天。”
修俊臣点点头,说道:“也只能如此了。
你去安排一下,挑选吉日,组织百姓前往龙王庙祈雨。”
经过一番筹备,二月初八这天,修俊臣带着府衙的官吏和城中百姓,浩浩荡荡地前往龙王庙。
队伍中,百姓们抬着祭品,神情庄重。
修俊臣走在最前面,他身着官服,表情严肃。
来到龙王庙,庙中香烟袅袅。
修俊臣带领众人在龙王像前跪下,他双手捧着祭文,高声念道:“龙王在上,今历城大旱,百姓苦不堪言。
庄稼无收,人畜缺水。
望龙王大慈悲,降下甘霖,拯救历城百姓于水火之中。
修俊臣代表历城百姓,叩拜祈求。”
念完祭文,修俊臣将祭文焚烧,然后带领众人三拜九叩。
百姓们也都跟着虔诚地跪拜,口中念念有词,祈求龙王降雨。
祈雨仪式结束后,修俊臣并没有立刻回城。
他留在龙王庙中,与百姓们一起等待上天的回应。
然而,几天过去了,天空依然万里无云,骄阳似火。
二月十一这天,修俊臣再次来到城外的农田。
只见原本就枯黄的庄稼,现在已经开始成片地死去。
村民们看到修俊臣,眼中满是失望。
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忍不住说道:“大人,我们都去祈雨了,咋还不下雨啊?是不是这祈雨不管用啊?”
修俊臣心中也有些焦急,但他还是安慰道:“大家再等等,上天一定会听到我们的祈求的。”
回到府衙,修俊臣陷入了沉思。
他觉得仅仅依靠祈雨可能还不够,于是他决定亲自带领百姓挖井取水。
他召集了城中的青壮年,组成了一支挖井队伍。
第二天,修俊臣和百姓们一起,在城外的空地上开始挖井。
他亲自拿起锄头,一锄一锄地挖着。
百姓们看到修俊臣如此以身作则,也都纷纷鼓足了干劲。
然而,挖了好几口井,都没有挖到水源。
百姓们的情绪开始低落起来,有人甚至开始抱怨。
修俊臣看着大家疲惫的身影,心中十分愧疚。
他说道:“大家不要灰心,我们再坚持一下。
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能找到水源。”
就在大家几乎要绝望的时候,一名百姓喊道:“大人,好像有水了!”
众人围过去一看,果然,井里开始渗出了一些水。
虽然水量不多,但大家都看到了希望。
修俊臣鼓励大家继续挖,终于,一口水井挖成了,清澈的水从井里涌了出来。
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跑到井边打水。
但这点水对于整个历城的干旱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修俊臣知道,要彻底解决干旱问题,还是需要一场大雨。
二月十三这天,修俊臣像往常一样,来到龙王庙祈祷。
他跪在龙王像前,眼中满是疲惫和期待。
他说道:“龙王啊,修俊臣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带领百姓挖井取水,但这远远不够。
求您看在百姓们受苦的份上,降下大雨吧!”
就在这时,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暗了下来。
修俊臣心中一喜,他抬头望向天空,只见天边涌起了大片的乌云。
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开始落下。
“下雨啦!
下雨啦!”
百姓们兴奋地呼喊起来。
修俊臣也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走出龙王庙,站在雨中,任由雨水打在身上。
这场雨越下越大,连续下了十多天。
干涸的土地得到了滋润,庄稼重新焕出了生机。
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