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一体尽忠(4 / 5)

折腾就怎么折腾,老子把抄家拿到的地契都折现。

    至于那些土地谁来耕种,就不是某太子的事情了。

    这年头有银子就能买到粮食,从北方买不着,就去南方买。

    在顺天府境内征粮就是为了坚壁清野,不给辫子留吃的。

    待战后哪个大户人家没交给朝廷粮食,还要朝廷对其进行救济,那就是通敌无疑了。

    乐观地说,某太子拿出一百万两银子出来征粮,这笔钱恐怕都花不完……

    那些不愿意把手里的粮食卖给朝廷的富绅的想法,其实很容易弄懂。

    一来他们可以待价而沽,只要留着粮食,就可以在高价出售套现。

    二来还能在“大清王师”入关之后,用粮食来保全家小的性命。

    如此一想,卖给明廷粮食就不那么划算了。

    某太子现在就可以确定,等打完了仗,会有一批人去给辫子们陪葬!

    天灾与辫祸一并前来,四条腿的蛤蟆难觅,两条腿的奴才遍地都是!

    城里的土豪要么尽早跑路,要么躲在城里等最后的结果。

    他们其实对辫子的帮助是微乎其微的,顶多能从资金上孝敬一些。

    城外的富绅都拥有大片的土地,在顺天府地区天气还不算特别恶劣的情况下。

    这些土地只要耕作得当,还是可以获得不错的收成的,也是他们在自己的地界上当大爷的倚仗。

    富绅说白了就是有功名的地主,获得功名有两个途径。

    一是考,就是科举,哪怕家里有人是个秀才,也能享受超过寻常百姓的福利待遇。

    二是买,就是投献,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抱大腿,大腿越粗,福利越好,家产就越安全。

    结合大明的实际情况,这叫北有地主,南有商贾,加上东边的“边将”与西南的“土司”,以及吃皇粮的朝臣,便是大名鼎鼎的“东西南北中”!

    这伙人每把都“发财”,户部次次吃“白板”,还有辫子与流寇伺机作乱,朝廷年年有余才怪!

    不能一杆子都打死,毕竟朝臣里也有像王大爷这样的股肱之臣,土司里也有忠肝义胆的秦大妈,边将里的祖大寿也没主动投靠皇太鸡。

    南边的商贾多半都会让甩锅爹头疼不已,唯独这北边的地主,是需要某太子亲自处理的。

    在清理掉朝廷里的蛀虫之后,被它们吃掉的土地也就吐出来了。

    余下的就是富绅的土地,明目张胆去抢是肯定不行的。

    凡是都讲究方式方法!

    于是乎,某太子忽然萌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是周遇吉来了之后,某太子才脑浆炸裂而迸发出来的主意。

    雍鸡搞了一个士绅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