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5章:武器展销(2 / 5)

; 等到以法、荷、普为主的欧洲诸国与大明帝国签署了换地协议之后,留给瑞典的换地空间也就不大了。

    现在卡尔十一世还能获得的地盘也就是贝加尔湖以东地区,不过当地在西伯利亚寒流的控制之下,气候可比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要冷的多。

    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跟法国与瑞士做邻居,仍然可以跟原来的欧洲伙伴厮混……

    为了不引起老朋友的焦虑和紧张,朱慈烺从未提过要获得波罗的海南岸的事情。

    想必瑞典也不能把大明如何,除非对方也能造出核武器,不过那是两百年之后的事情了。

    明思克西北方向是一处斜向的高地,其重要性类似于戈兰高地。

    只要控制住这里,便可确保新都在波罗的海方向上的安全。

    为了不刺激到大明帝国,卡尔十一世也只在波罗的海南岸地区驻扎了三个旅。

    对此,有大臣提议将新都迁至莫斯科,毕竟那里在冬季也不算很冷。

    整个提议得到了很多饶赞同,莫斯科冬季一般也就零下十几度,大部分人都完全可以接受。

    不过朱慈烺知道,就算是莫斯科,所谓的战略纵深在特殊条件下,也会形同虚设。

    譬如被法国矬子打穿那次……

    在某皇帝心里,巴不得瑞典跟瑞士一样作死,自己就能名正言顺第将其收拾掉了。

    理论上,将都城搬到澳州去,应该是最安全的。

    那里距离各大洲都足够远,南极企鹅也威胁不了自己。

    但是那样一来,早晚会削弱自己对北地的掌控。

    北地是资源最为丰富的一块土地,西欧又特别适合发展经济。

    朱慈烺认为自己控制的地盘要是经济繁荣且资源丰富,比一味的消极退缩要好得多。

    大明都城身边只有一个瑞典,这其实没啥可怕的,该害怕的应该是路易十四。

    完成两国换地之后,法国以北和以西都是大明帝国。

    以东是泡菜和倭国,以南是普鲁士、某罗马帝国的一堆遗产、荷兰。

    搬家后的法国可算得上是实打实的四战之地了,相当于战国时期的魏国。

    在北都方向上,明法边境的距离并不比明瑞这边远多少。

    更重要的是,大明帝国的实力远强于瑞典,瑞典是弱势的一方。

    而法国的实力远逊于大明帝国,法国则是弱势的一方。

    瑞典敢挑战大明帝国,只有死路一条。

    法国要是跟大明帝国死磕,结果就是把自己撞得头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