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9章:海运计划(3 / 6)

p;当然,大明还有一个备用造船基地,那就是郑氏父子位于非洲南部的闽地造船厂。

    现在郑成功已经在当地开工建造了一艘九级战列舰和一艘二型航空母舰,在昊菁皇帝的帮助西,当地造船厂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至于其他方面,自然也没太大问题,由于当地就拥有矿山和钢铁厂,可以很好的控制建造成本。

    郑成功在得知尊师遇刺的惊天消息后,在忙忘了欧洲那边的事情后,也火急火燎地赶到了北都。

    对于这个门徒,朱慈烺还是比较满意的,各个方面做的都算到位。

    抓刺客的事情不需要他帮忙,要是郑氏能出力帮助向海外运输移珉,那就再好不过了。

    根据朱慈烺的估计,郑氏拥有不同吨位的远洋型商船约五千艘之多。

    几乎将当年的木帆船全都换成蒸汽船与燃油轮了,实力仅次于大明、法国、荷兰,与奥斯曼帝国不相上下,稳稳超过印加帝国。

    见到尊师龙体无恙,郑成功也就彻底放心了,对于这个吩咐,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保证可以提供至少三千艘商船用来运输移珉。

    如此看来,郑氏船队一次至少能运输一百五十万人。

    不用运到巴西,哪怕运抵澳洲北部,也算是帮了朱慈烺的大忙了。

    去北地与欧洲的走可以通过北线铁路过去,只有去澳州、北美、南美的才需要走海运途径。

    等于说门徒承揽了三分之一的工作量,余下三分之二,朱慈烺就容易解决了。

    像倭国、泡菜、波斯、暹罗、奥斯曼、威尼斯、瑞典等国商船,都可以动员过来。

    没时间不要紧,大明皇帝给的钱多!

    只要钱到位,时间不就有了嘛!

    奥斯曼、威尼斯、瑞典的商船负责欧洲航线,倭国、泡菜、波斯、暹罗则负责从大明本土至澳州的航线。

    福建当地剩下的百姓,以及临近地区会说闽语的百姓,全都可以被郑成功带往闽地定居。

    不愿去闽地的,可以顺路去由朝廷控制的东非定居。

    只要集中好船只,再分配好运力,困难就被解决掉一大半了。

    估计某年某月某日,自己得被评为史上第一缺德皇帝,因为在位的某个时期在批发处理麾下的老百姓……

    尽管这算是规模空前且继往开来的移珉行动,但可能被某些人视为罄竹难书的批发处理!

    福建百姓大部分都去了非洲南部!

    广东与广西的百姓由于气候的原因,则喜欢去南洋去定居。

    河南、山东、山西、北直隶的大部分百姓被北地、北美、澳州瓜分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