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照抄作业(4 / 5)

了。

    当务之急是加速工业化进程,避免被明帝国甩开的同时,与已经启动工业化进程的奥斯曼保持一定距离,不能被后者反超了。

    柯尔贝已经想出了大致的对策,一方面是建议国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譬如铁路、港口、园区、城内住宅等等。

    另一方面是鼓励商人开办各类工厂,创造就业岗位,加速城镇化,尤其是开办重工厂,要在税费方面予以一定的优惠。

    在轻工业方面,柯尔贝倒是不太担心,除了茶叶、丝绸、瓷器这三样的仿制难度比较大之外。

    明帝国的其他轻工产品,法国工厂都可以仿制出来,无非是外形差一些、质量差一些罢了,好在价格便宜,所以不愁销路。

    由于要控制人力成本,几乎所有法国工厂主都先后接收了大量的黑人作为工人。

    待遇比法国工厂差很多,好在不会像罗马帝国时期的奴隶一样。

    这种情况也导致了有人抨击法国在路易十四时期直接倒退到了罗马帝国时期……

    对此,柯尔贝在报纸上给大家做了完美的解释。

    罗马帝国时期虽然使用了很多奴隶,但谁敢说罗马帝国不是当时世界文明的象征呢?

    现在法国工厂的黑人并不是奴隶,而是雇工的身份,能够获得食物和水。

    每个黑人都是工厂主花钱买来的,当然不会让他们轻易死掉。

    相反,只要工作十年,或者达到一定的工作量,就会获得自由身。

    这方面,柯尔贝就是完全照抄明帝国境内的矿区奴隶矿工待遇。

    雇工在名字上比奴隶矿工要好听不少,实质上是一个意思。

    法国本土有上百万各种肤色的奴隶在从事各种工作,农业、工业,甚至服务业。

    路边的一个擦鞋摊位,一个法国人可以买几个黑人,让他们从事擦鞋工作。

    自己只要坐着收钱就行了,这就是最简单的服务业。

    更高级的服务员要求会说法语,这门槛就很高了。

    达到这个标准的黑人,多半都已经成为了主人的仆人,待遇比很多法国底层人还要好。

    主人看上他们的原因也很简单,黑人没那么多坏心眼,来到法国也没有依靠,只能忠于自己。

    去过明帝国的法国商人,还把明帝国富人的爱好也带了回去。

    于是很多商人的仆人是黑人,女人则是从黑海沿岸专卖来的瓦拉几亚女奴。

    瓦拉几亚女比法国女人的五官更为精致,性格与脾气也更好,对男人更加顺从。

    既然可以花同样的钱,得到更好的服务,干嘛不这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