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彭宾见闻(2 / 6)

实无误之后,崇祯自然是龙颜大悦。

    这下江南指望可以改朝换代的贼子们彻底没了念想,要么跪地求饶,要么滚出大明!

    某孝子在军事上的胜利,或者说没有失败,让某父皇变相夯实了对江南地区的控制。

    一些漏网之鱼本想借着暴明军队落败之际,再次发动叛乱。

    没成想,连客观条件都不具备了,最终只能偃旗息鼓。

    先后投靠某父皇的陈名夏、彭宾、阮大铖等人,在闻讯之后,纷纷以此大做文章。

    对于大明的形势,一顿大吹特吹,是役王师再次大获全胜,取得辉煌胜利,完全归功于三军将士用命,太子指挥得当,皇帝高瞻远瞩……

    内容让某太子看了都感觉比较反胃,但听说销量是实打实的超过了五十万份!

    这说明啥?

    说明一群墙头草没啥主见,哪边能赢就向哪边靠拢!

    这下没人再敢大肆抨击某太子花钱甚多,重用亲信,压榨百姓,穷兵黩武了。

    只能挖空心思表示要求太子,趁皇太鸡新败,尚未恢复元气,尽快收复辽东故土。

    对此,某父皇根本不打算搭理这些人。

    历史经验告诉某父皇,打东虏这苦差事可不是谁都能干,更不是谁都能干好的。

    李成梁、熊廷弼、王在晋、袁崇焕等人,全部折戟在辽东,要么死在当地,要么调离职位。

    只要某孝子是虏酋皇太鸡的天敌克星,能够再次让王师重创东虏大军,有朝一日必定可以收复辽东。

    那某父皇就乐意出钱出粮,并且不予理会别有用心之人的奏疏。

    某父皇的底线就是首先,大明不能亡。其次,东虏要被消灭,故土要被光复。最后,自己还是皇帝。

    只要某孝子能满足这三个前提条件,一切都好说!

    现在看起来,大明多半是亡不了了,甚至还真有中兴的迹象。

    起码朝廷对税收的控制力大大地加强了,而且赈济情况也比较理想,且流寇实力被大幅度地削弱。

    更重要的是,随着与荷兰签署《明荷友好通商条约》,大明的沿海贸易正在飞速发展,税费自然大受益处。

    尽管由于郑氏集团的存在,海税还是收不上来,但商品出口的税费,朝廷还是能拿大头的。

    北方大力出口新奇商品,南方则以传统产品,诸如丝绸、茶叶、瓷器为主,可以说互补性比较强,而且商品的重迭部分很小。

    双方签约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南廷从出口商品这块便得到了约四十万两银子的税费,这让崇祯大为欣喜。

    看似这笔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