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她小声说,"但为什么...帮我?"
顾沉舟的顿了顿:"我喜欢看你谈论专业时的样子。"他的声音很低,"比躲着我时的样子好看多了。"
这句话让苏晚晴的心脏漏跳一拍。她突然意识到,顾沉舟正在用他的方式尊重她的边界——给她学术上的支持,而非情感上的逼迫。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形成了一种奇怪的默契。白天,苏晚晴泡在图书馆查阅资料,顾沉舟坐在她对面处理公司事务;傍晚,他们会一起吃饭,然后各自工作到深夜。有时候是苏晚晴修改论文,顾沉舟审阅合同;有时候则是她练习演讲,他充当挑剔的听众。
第五天晚上,苏晚晴在书房里对着笔记本电脑皱眉。她刚收到王晓鹰最新发表的论文,其中关于"叙事空间"的论述与她的观点惊人地相似,这既让她兴奋又感到压力——她必须提出更独到的见解才能引起这位大师的注意。
"卡住了?"顾沉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一杯热牛奶放在她手边。
苏晚晴揉了揉太阳穴:"王晓鹰教授已经发表过类似观点了,我必须找到新的切入点。"
顾沉舟靠在书桌边扫了一眼她的笔记:"你太执着于理论比较了。为什么不从实践角度切入?你本身是创作者,这是其他研究者没有的优势。"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苏晚晴的思路。她猛地坐直身体:"对啊!我可以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分析古典文论对实际写作的指导意义!"她兴奋地转向顾沉舟,"就像你之前说的,商业决策和创作都需要在约束条件下保持创造性..."
她的话戛然而止,因为顾沉舟正用一种她从没见过的眼神看着她。那目光里包含着欣赏、骄傲,还有某种更深邃的情绪,让她的脸颊瞬间发烫。
"怎么了?"她小声问。
顾沉舟伸手,轻轻将她耳边的一缕头发别到耳后:"没什么,只是突然想到,你在论坛上会让所有人惊艳。"他的手指在即将触碰到她耳垂时停住,然后收了回去,"继续工作吧,我不打扰你了。"
他转身离开时,苏晚晴发现自己竟有一丝失落。这种克制的温柔比之前的强势更让她心慌,因为它暗示着某种更深层次的尊重——顾沉舟在认真对待她的专业追求,而不仅仅是把她当作一个需要征服的对象。
出发杭州的前一天下午,林小满突然造访,拎着一个夸张的三层便当盒。
"晴宝!我研发了新口味的寿司,专门给你补充脑力!"她大咧咧地把便当盒放在餐桌,看到顾沉舟从苏晚晴的书房出来时猛地刹住脚步,"呃...顾总也在啊..."
顾沉舟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便当盒:"她午饭已经吃过了。"
"但我还能再吃点!"苏晚晴急忙打圆场,"小满特意做的,不能浪费。"
林小满凑到她耳边:"你们同居了?发展这么快?"
"别胡说!"苏晚晴耳根通红,"他只是...在这里工作比较安静。"
顾沉舟突然来到餐桌边看了林小满一眼,"别给她吃太多生冷食物,她胃不好。"
说完就回对门自己家了,门关上后,林小满夸张地拍着胸口:"吓死我了!他刚才那眼神,跟防贼似的!"
苏晚晴打开便当盒,香气立刻充满了餐厅:"他最近...挺克制的。"
"克制?"林小满塞给她一个寿司,"晴宝,你知道他看你的眼神像什么吗?像饿了三天的狼盯着一块肥肉,只是暂时用铁链拴住了自己。"
苏晚晴差点被寿司呛到:"什么烂比喻!"
"不信你看这个。"林小满掏出手机,翻到一张照片发给她——是前几天在图书馆被人偷拍的侧影,苏晚晴专注工作,而角落里的顾沉舟正望着她,那眼神确实如林小满所说,炽热得几乎要灼穿屏幕。
苏晚晴的心跳突然加速。她急忙划走照片,却看到徐若年发来消息:“明天天气不好,记得带件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