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祸事(下)(1 / 2)

察罕浩特又名查干浩特,乃是林丹汗于万历末年举\"全国之力\",在原隶属于巴林境内的阿巴噶哈喇山脚下所修建的城池,城池规模及布局均仿造当年蒙古帝国的首都哈拉和林。

靠着身上\"蒙古大汗\"的头衔,以及蒙古各部经过两百余年的厮杀,早已元气大伤的现状,察罕浩特迅速成为蒙古草原上新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不仅吸引了漠南蒙古各部前来通商贸易,就连早已自称为汗的漠北各部也派遣使臣前来觐见。

可以说,在建州女真尚未在辽东崛起之前,身上流淌着\"黄金家族\"血液的林丹巴图尔便是大明在塞外最强大的对手,且对大明边陲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就连多年不问政事的万历皇帝也曾拖着病体,专门过问这\"察罕浩特\",要求宣府,大同及广宁等地整饬军备,以防这野心勃勃的林丹汗率众入塞。

\"鼠目寸光,难成大事!\"

尽管心中早有准备,但当朱由校亲耳听闻林丹汗并未按照约定率众北上讨伐臣服了建州女真的蒙古部落之后,仍是不免有些震怒,眼眸中透露出些许失望。

在原本的历史上,许是存着\"坐山观虎斗\"的心思,号称蒙古各部共主的林丹汗非但没有对正在崛起的建州女真予以掣肘,反倒是屡次避其锋芒,以免麾下的精锐铁骑出现伤亡。

从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开始算起,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坐拥数万精锐铁骑的林丹汗竟是没有对建州女真发动过一次像样的战事,但对于土默特部,内喀尔喀部倒是\"大打出手\",屡战屡胜。

及至女真四贝勒皇太极继位为汗,开始着手大力笼络漠南蒙古各部,林丹汗终于意识到了威胁,并试图与建州女真抗衡,但彼时的科尔沁部已然彻底倒向建州女真,再加上内喀尔喀部按兵不动,斗志不断被瓦解的林丹汗与女真铁骑稍加碰撞之后便下令撤军。

自此之后,林丹汗便开始了西征的脚步,试图通过兼并土默特和喀喇沁等右翼蒙古部落,恢复当年\"蒙古共主\"的地位和权势,此举虽是让林丹汗收拢了部分青壮,但却加剧了漠南蒙古各部的危机感。

尽管后来林丹汗也曾趁着建奴分身乏术之际,领着麾下的精锐铁骑东征,一度打到西拉木伦河,但当听闻皇太极亲率骑兵赶来驰援之后,生性喜欢\"瞻前顾后\"的林丹汗仍是选择了撤退,没敢趁机与皇太极殊死一搏。

此后的时间里,林丹汗便不断游离于漠南草原和漠北草原,并在生命末期试图通过与西藏和青海地区的藏巴汗和却图汗组成\"反黄教联盟\"来东山再起。

只是天不遂人愿,满脑子都想着恢复蒙古帝国昔日荣光的林丹汗最终于崇祯七年,因感染天花而病逝在漠北草原,其大妃娜木钟和长子额哲选择向皇太极投降。

自此,苟延残喘了两百余年的\"北元\"正式宣告灭亡,而皇太极也在从额哲手中得到了\"传国玉玺\"之后选择建国称帝,彻底成为漠南蒙古四十九部的\"共主\"。

毫不客气的说,若是林丹汗为人在果决一些,没有将目光只局限于漠南草原,崛起于深山老林之间的建州女真绝不会拥有眼下这般气候,林丹汗也不会落个众叛亲离,在漠北草原含恨而终的凄凉下场。

\"陛下息怒,莫要气坏了身体。\"眼见得朱由校面色涨红,略有些单薄的身体也因过于激动而微微颤抖着,一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便是赶忙劝谏道,其余的朝臣们也是纷纷附和。

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那林丹汗冒着与朝廷撕破脸皮的风险也要陈兵归化城,本就是迫于生计,为了索要粮草辎重和岁赏而来,如今愿望达成又岂会任由朝廷驱使,北上讨伐\"不臣\"的蒙古部落?

只怕在那位蒙古大汗的心中,巴不得朝廷和漠南蒙古刀兵相向呐。

\"传旨登莱镇,让袁可立给朕盯紧了建奴的动向,绝不容有半点放松。\"

\"另外将曹文诏从辽南调回来,暂且回京师听候吩咐..\"

深吸了一口气,朱由校逐渐平复好惊怒的心情,便针对眼下所面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