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正八品下征事郎(2 / 3)

阶、可授从九品上文林郎。唯张岱名门之后,祖父张说国之勋臣,封爵燕公、行尚书右丞相,爵职并显,赐阶二等进叙为正九品上儒林郎……”

待到张岱注籍完毕,严挺之又站起身来,宣读他的叙阶敕牒。

进士们只有通过关试,才成为正式的预备官员、参与守选。而成为官员的标志之一,就是要叙阶授散,即授予相应的散官。

只不过散官的初授时间也都不一样,有的是在参加完关试后立即授予,有的则是要等到参加铨选、或者制举之后再授予。早晚倒是都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早得散阶无疑就能获得更多便利,也能更早的满足人的虚荣心。

严挺之高升吏部郎中,管的就是官员班秩品命的考察给授,当然要第一时间把门生们的叙阶授散事情搞定。

进士科虽然号称士林华选,但一开始的待遇并不高,进士及第后叙阶往往都是授予最低一级的从九品下将仕郎。张岱是以甲科及第,所以叙阶授散为更高一等的从九品上文林郎。

但这还没有完,他出身官宦之家,还有一个本荫,即来自他父、祖的恩荫。他老子就不必说了,不过是一个从四品的小渣渣,但他爷爷爵是国公、官是从二品的尚书右丞相,所以他得以加两等进叙。

不过这还不是张岱最终的散阶,毕竟他的座师就是管这个的,如果不在规则内为门生往高处叙阶,那这老恩师也是白费。

所以接下来严挺之还在继续宣读:“开元十四年夏,张岱以白身献匦书、进高策、举贤能,圣躬亲览、以为至善,赐阶一等以叙。其后惠文太子薨,其徒参国礼、有事功,并进一阶以叙,授从八品上承奉郎……”

张岱听到这里,心里更是美滋滋的。他从去年来到这个世界便一路忙,中间虽然也多有收获,但是身份上却始终没有一个显著的变化,仍然只是一个白身而已。

如今他总算是一路过关斩将的以状元及第,今天关试完毕后,也送算是迎来了一个阶段性的奖励集中发放。

这一声又一声的“加一阶、赐一阶”,听在他耳中简直如同天籁一般,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字节,但却是一个一个极难跨越的关卡。尤其他又受他爷爷张说失势的人事纷扰所累,跨越一关的难度更高。

眼下的张岱只想闭眼听下去,这一阶一阶的加下去,用不了多大一会儿怕不是就能升到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

然而他听着听着却不闻声息,过了一会儿才又听严挺之沉声道:“还不快入前受敕谢恩?”

这就没了?

听到这话后,张岱顿感失落,意犹未尽的疾步上前,两手接过这一份最终将他授为“正八品下征事郎”的敕书,并顺便瞥了严挺之一眼,直叹这老师也不行啊,七品官都没给他叙上!

除了授其官阶的敕牒之外,一并赐下的还有八品官员的深青官袍与鍮石衣带。所谓鍮石,就是不经冶炼、自然界中直接开采得来的铜矿。但无论炼不炼,那也是铜。

这官袍并不是直接赐穿的,只是仪式用物,意思一下还要收回去,如果想要还得向吏部交钱买,不想要官造的那就回家自己买布做。

不过张岱也不打算准备官袍,这都不配他的银鱼袋!

作为状元,他第一个入堂注籍受敕,其他同年们则还站在堂外伸长脖子等待着。当见到张岱捧着敕牒和深青官袍走出来的时候,众人也都不免流露出羡慕和希冀的眼神。

接下来众人按照科举排名依次登堂注籍叙阶,张岱虽然看不上他的深青官袍,可是当见到随后行出的众人各自所领到的浅青官袍后,他的心理不免又平衡一些。

他作为科举甲科状元,又是国公之孙,还曾献书阙下、担任岐王挽郎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到最后才只得到正八品下的官职。

其他众人自然没有他这样的背景和经历,所以大多数都直被授予从九品上文林郎。之所以高出一阶,那也是为了补偿他们杂文加试一场,及第难度更高。

而以东西监案首及第的李嶷和杜頠,为了表彰他们在国学中的课业出众,为正九品下的登仕郎。

直至此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