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把别人家的鸡蛋偷吃了。
孩子本来就是调皮捣蛋,父母心里也愧疚,想着给对方赔点东西,事情就能了结。
可偏偏这时,易中海就站了出来,他故作正经地说:“这可不是小事啊,孩子今天偷鸡蛋,明天是不是就敢偷东西?我们院子是要讲规矩的,大家不能姑息!”
一句话,原本的小事一下子被他拔高到“偷盗成性”
的地步。
围观的街坊们一听,也都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孩子吓得哭,父母急得满头是汗,却被他一句句“教育”
逼得下不来台。
何雨柱看不过去,当场站出来,把孩子护在身后,对着易中海冷笑:“孩子不懂事,家长愿意赔,事情就这么结了。
你一个大老爷们在这儿嚷嚷什么?把小事搞大,你这叫帮忙吗?”
他声音洪亮,直戳要害。
院子里人都愣住了,一边是一本正经的易中海,一边是心直口快的何雨柱,谁也不好立刻表态。
可那孩子的父母红着眼眶,连连对傻柱点头,心里对他感激不已。
这样的场景在院子里并不少见。
易中海总喜欢把大家的矛盾拉到明面上,他口口声声说是为了院子和谐,其实就是想树立自己“公正严明”
的形象。
可每次一到关键时刻,都是傻柱站出来,让事情落回实际。
久而久之,院子里的人心里有了比较,他们知道谁是真心帮人,谁是借机作势。
只是碍于面子,很多人不敢当众说破。
时间久了,易中海对傻柱的敌意越来越深。
他觉得傻柱老是坏自己“立威”
的局面,心里恨得咬牙,却又找不到明面上的理由去指责。
于是他开始在暗地里挑拨,见缝插针地散布言语。
比如有人抱怨傻柱做事鲁莽,他就顺势附和:“傻柱这人啊,心是热,可有时候不懂分寸啊,容易坏事。”
有人夸傻柱讲义气,他又说:“讲义气归讲义气,可凡事得讲理,光凭一腔热血不行。”
看似中立,实则把傻柱推到风口浪尖,让人对他心生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