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丰年项目,国之大计(1 / 2)

姜晨提前接到了李主任的电话,早已等在门口。

当他看到这位在后世新闻里才能见到的,主管全国民生和农业的国家高级领导时,心里虽然有些惊讶,但面上依旧保持著平静与谦逊。

“首长好!李主任好!”姜晨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问候。

“哈哈哈,建国同志,你好啊!”老者主动伸出手,紧紧握住了姜晨的手,亲切地笑道,“早就听赵部长他们提起你,说你是我们国家的宝贝,是能改变时代的奇才!今天一见,果然是年轻有为,气度不凡啊!”

姜晨连忙说道:“首长过奖了,我只是做了一些分內的工作。”

“誒,不要谦虚嘛!”老者摆摆手,在姜晨的引领下走进院子。

他一边走,一边饶有兴致地打量著院內的陈设,当看到院子里种著石榴树和海棠树时,他笑著说:“不错,不错,石榴多子,海棠富贵,好兆头!”

娄晓娥和娄母也迎了出来,见到如此大的领导,都有些紧张。

老者却非常和蔼,主动跟她们打招呼:“这位就是晓娥同志吧辛苦你了,为我们国家照顾好了大功臣,你也是有功之人!”

几句家常话,瞬间就化解了紧张的气氛。

进入客厅,孙嫂端上热茶。

老者没有绕圈子,喝了口茶,便直接切入了正题,他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建国同志,我今天来,是代表国家,代表四万万的农民兄弟,来向你求援的。”

一句话,让整个客厅的气氛都凝重了起来。

姜晨神色一正:“首长请讲。”

老者嘆了口气,语气沉重地说道:“你也知道,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但人口也多,底子薄。吃饭问题,始终是压在我们头上的头等大事!这些年,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但粮食產量始终提不上去。很多地方的老百姓,还处在半飢半饱的状態啊!”

他看著姜晨,眼神里充满了恳切与期望:“我听闻,你在机械和化工领域,都有著极高的造诣。所以今天特地登门,就是想问问你,对於如何提高粮食產量,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哪怕只能提高一成,对我们国家来说,都是天大的功劳!”

这个问题,正中姜晨下怀。

他这几天整理资料,心里早就有了完整的方案。

“首长,关於这个问题,我確实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姜晨平静地说道。

“哦快说说看!”老者精神一振,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倾。

姜晨站起身,走到书房门口,对老者和李主任做了个“请”的手势。

“首长,请移步我的书房,我准备了一些资料。”

两人跟著姜晨走进书房,立刻被那满墙的书籍和堆放在地上的大量图纸给镇住了。

老者看著这番景象,忍不住讚嘆道:“建国同志,你这里,抵得上一个图书馆了!知识就是力量啊!”

姜晨笑了笑,从书桌上拿起一份他早已准备好的文件,递了过去。

封面上,用工整的宋体字写著几个大字:《关於高氮高磷缓释复合肥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老者和李主任都是一愣。

化肥

他们当然知道化肥对农业的重要性。国內现在也在生產化肥,主要是从北极熊引进的氨水和一些磷肥,但產量低,肥效也有限。

“复合肥缓释”老者念著这几个陌生的词汇,眼中露出疑惑。

姜晨开口解释道:“首长,我们目前使用的化肥,成分比较单一,要么是氮肥,要么是磷肥,而且肥效流失快,利用率很低,不到百分之三十。很多肥料都隨著灌溉流失了,既浪费,又可能对土壤造成负担。”

“而我设计的这种复合肥,是根据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氮、磷、钾等不同元素的需求,通过先进的化工合成技术,將多种营养元素按科学配比,结合在一起。”

“更重要的是,我採用了一种包膜技术,可以控制肥料中养分的释放速度,让它在农作物整个生长期內,缓慢、持续地释放养分。这就是缓释。这样一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