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崇文调卷(3 / 4)

> 钱勾当官面露难色,打着官腔:“这个……晾晒需看天时,借阅之事涉及其他衙署官员,按例不便透露。赵大人放心,一旦档案可用,下官定第一时间知会皇城司。”

软钉子碰了一个又一个。赵明烛心知再纠缠下去也无结果,反而可能授人以柄,说他以势压人,干扰馆阁清静。他冷着脸,不再多言,转身便走。那钱勾当官还在身后恭敬地行礼:“赵大人慢走。”

离开崇文院衙署,赵明烛并未直接回皇城司,而是绕到了崇文院后部的档案库区域。那里高墙耸立,守卫明显增多,且有专人验看腰牌。库房多为砖石结构,开窗甚高且小,重在防火防潮。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墨和防虫药草的特殊气味。

他远远望着那一片森严的库房,目光锐利如鹰隼。对手必然也知晓档案的重要性,他们会否已经先下手为强?那些“暂借未归”和“正在晾晒”的档案,是真的如此,还是已经被动了手脚?

回到皇城司,赵明烛将与崇文院交涉的经过告知陈砚秋。陈砚秋默然片刻,道:“他们是在拖延时间。或许是为了转移或销毁关键证据,或许是为了布置其他应对手段。我们等不起。”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崇文院的大致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既然明路难通,或许……我们需做两手准备。”

“哦?”赵明烛看向他。

“赵兄你今日亲去,虽未成功,却有一项收获——你亲眼看到了档案库区的大致布局与守卫情况。”陈砚秋缓缓道,“而我,上次请求调阅时,曾得以短暂进入其目录厅,虽未深入库房,却凭记忆强记下了部分架阁库的编号规律与那片区域的总目概略。”

赵明烛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眼中精光一闪:“你是说……”

“未雨绸缪。”陈砚秋压低声音,“我们将所有可能相关的档案编号、存放位置,尽可能地从我记忆中复原出来。一旦他们拖延过久,或我们发现有异动,或许……需要非常之法,才能保住那些可能决定胜负的证据。”

他回到案前,铺开白纸,拿起笔,闭目凝神。无数编号、名称、年份如同被无形之手梳理过,开始在他脑中飞速重现。他下笔极快,一行行墨字如同溪流般淌出,逐渐汇集成一份越来越详细的清单草图。

赵明烛看着他,心中凛然。他知道陈砚秋有过目不忘之能,却不知竟能到如此地步。这无疑是他们目前最大的优势。

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中流逝。陈砚秋全神贯注,额角甚至渗出细汗,显然这种强度的回忆极为耗费心神。

窗外,天色渐渐暗淡下来,暮色笼罩了汴京城。崇文院那庞大的建筑群,在夕阳余晖中投下越来越长的阴影,仿佛一只蛰伏的巨兽,守护着无数秘密,也吞噬着无数真相。

陈砚秋终于停下笔,看着写满了数张纸的清单,长长吁了一口气,眼神疲惫却明亮:“好了,赵兄。景佑元年至宝元二年,川蜀、江南东路相关的主要卷宗编号与可能存放的库区,大致在此。虽不完整,但若真能进入,应能找到我们需要的东西。”

赵明烛接过那几张纸,只觉得重若千钧。这上面记录的,不仅是冰冷的编号,更是穿透迷雾的可能,是破开僵局的希望,也可能是引爆更大风暴的引信。

“他们最好祈祷那些档案真的只是在‘晾晒’。”赵明烛的声音冷得像冰,“否则,无论里面藏着什么魑魅魍魉,我都要把它们揪出来,晒死在光天化日之下!”

夜色渐深,皇城司值房的灯火再次亮起。两人对着那份清单,低声筹划着下一步的行动,无论是再次正式提请,还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非常之法”,他们都必须尽快接触到那些尘封的卷宗。

然而,他们都未曾料到,对手的反应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激烈和彻底。

就在他们于灯下谋划之时,崇文院那片沉寂的档案库区深处,几道黑影,正借着夜色的掩护,如同鬼魅般悄然行动着。他们动作熟练地避开巡更的守卫,在一些关键库房的门锁上做了不易察觉的手脚,并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