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谋定南都,昏君体验(4 / 6)

皇明 佚名 4125 字 18天前

校欣喜若狂。

辽东明军不仅攻克了被建奴占据多时的抚顺城,更在红河谷击溃了建奴的主力部队,最关键的是

建奴贼酋、那个从万历末年起便在辽东肆虐、让大明屡吃败仗的努尔哈赤,竟被总兵官朱万良斩杀于赫图阿拉城外!

这份捷报,份量太重了。

它意味着,困扰大明近十年的建奴之患,终于被狠狠打压下去。

意味着辽东的战局,从此刻起彻底扭转。

更意味着,他推行的新政、对边军的整顿、对蒙古诸部的拉拢,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最丰厚的回报。

朱由校将奏报紧紧攥在手中,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站起身,在阁内来回踱步,脑海中早已开始盘算这大捷的后续。

有了这份胜利,朝堂上那些反对新政、弹劾他“破坏祖制”的声音,都将不攻自破。

之前纳蒙古女子入宫,朝臣说他“违逆祖制”。

推行番薯种植,说他“乱改农政”。

整顿边军,说他“苛待将士”。

可现在呢

他“破坏祖制”,却换来了辽东大捷,斩了努尔哈赤这个心腹大患!

这说明什么

说明那些僵化的祖制,早已不适应如今的大明。

说明他的新政,才是挽救大明的正确道路!

只要一直赢下去,只要不断拿出实打实的功绩,哪怕再有人拿“祖制”说事,又能如何

功绩便是最好的理由,胜利便是最硬的底气。

接下来,他可以借着这股势头,进一步推进江南税政改革,彻底掌控南京。

可以借这个大胜,继续推行新政!

“魏忠贤!”

朱由校停下脚步,目光锐利地看向跪在地上的魏忠贤。

“立刻将捷报誊抄数份,快马送内阁、六部、都察院,让满朝文武都知道,我大明将士,斩了努尔哈赤!扭转了辽东颓势!”

“奴婢遵旨!”

魏忠贤连忙应下,起身时因激动而踉跄了一下,却依旧快步退了出去,生怕耽误了片刻。

王体乾也连忙起身,躬身道:“皇爷,此等大捷,当昭告天下,以安民心!奴才这就去传旨,让钦天监择日祭天,告慰列祖列宗!”

朱由校点了点头。

他再说道:“今日大喜,给宫里面的人,还有在朝京官都发赏!”

“另外,自辽左用兵以来,边将多败没,至是始有此大捷。努尔哈赤倡乱十余年,荼毒辽东,至是伏诛,边患稍纾。召廷议嘉辽东将士功,拟俟核报行赏!”

魏朝见此情形,赶忙领命。

“奴婢这就去办!”

方才报捷时被两人抢了先,已是失了先机,眼下安排捷报誊抄、昭告天下的差事,说什么也不能再落后。

他刚躬身应下朱由校的吩咐,转身就要往外走,却被皇帝一声轻唤拦在了原地。

“魏大铛且慢。”

朱由校的声音里没了方才看捷报时的狂喜,反倒多了几分慵懒的松弛,像是紧绷的弦终于松了下来。

魏朝脚步一顿,连忙转过身,躬身垂首,姿态比先前更显恭谨:“皇爷有何吩咐”

他眼角的余光偷偷瞥向皇帝,见朱由校正靠在御座上,嘴角噙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那神情,是连日来筹划江南、忧心辽东后从未有过的轻松。

“晚膳,改去储秀宫用。”

朱由校轻描淡写地开口。

“储秀宫”

魏朝先是一怔,瞳孔微微收缩,随即瞬间反应过来。

储秀宫如今住着的,正是科尔沁部送来的三位贵人:哲哲、海兰珠,还有那位年纪尚轻却眉眼灵动的本布泰。

自她们入宫以来,皇帝虽允了她们居住在储秀宫,却始终未曾踏足半步,连日常赏赐都只是按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