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洋军械的价格最是清楚。
张焘会意,上前说道:“启禀陛下,西洋燧发枪也分三六九等。最次等的多是旧枪改造,火门易堵,十发里倒有三发哑火,一把约二十两银子;中等的稍好,却也难抵潮湿,要三十两上下。”
“那最好的呢”朱由校追问,目光锐利如鹰。
“最好的是英吉利人新造的‘英吉利燧发枪’,枪管镀铬,扳机精密,雨天也能连发,只是……”
张焘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一把要四五十两银子。若是一次性买上百把,或许能降到四十两,但再多,他们便不肯降价了,西夷也怕我朝仿造,向来对上等火器卡得紧。”
四五十两!
朱由校指尖在案上重重一叩。
要知道,一个正七品县令的年俸也不过四十五两,一把枪竟抵得上一个县官一年的俸禄!
他忽然看向张焘,话锋一转:“那你们可知,若是咱们自己造,一把燧发枪要多少成本”
张焘略一思索,答道:“回陛下,若是能请得西洋工匠传授技艺,批量打造模具,钢材从山西铁矿特采,人工用军匠营的匠人……臣估摸着,一把大约十两银子便能拿下。”
十两与四五十两,悬殊立现。
造还是买,已经无须争辩了。
“咱大明朝便是家大业大,也经不起这般把白的银子流水似的给西夷送去。”
朱由校的声音陡然提高。
“孙卿、张卿、茅卿,我天朝上国物产丰盈、能工巧匠辈出,难道还有什么器物是咱们造不出来的真要是传出去,说我大明连杆火枪都得求着西洋人买,那才是把祖宗的脸面都丢尽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人,语气愈发坚定。
“所以,燧发枪要造,那西洋的迅雷炮也要造!不仅要造出来,还要造得比他们的好,造得比他们的多!”
语罢,他环视众人,话锋稍缓。
“你们且琢磨个章程出来,务必让兵仗局以最快的速度拿出能用的燧发枪。”
“当然.”
朱由校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务实的考量。
“眼下辽东战事吃紧,不可一蹴而就。现阶段,还是先以改良火绳枪为主,让军中能尽快用上趁手的家伙。”
朱由校心里清楚,这火器迭代如同攀梯,火绳枪若是一代,燧发枪便是二代,中间隔着的不仅是技术,更是无数次试验的血泪。
一步登天难度极大,但先把一代枪打磨成“一点五代”,改良枪管膛线、优化药池防潮、缩短装填时间,这些却是能办到的。
孙元化三人听得心头一振。
皇帝这话既给了高远的目标,又指明了眼下的路径,实是通透。
他们深知此事干系重大,若是真能让火器革新落地,不仅是大功一件,更是能实实在在增强军事实力,抵御建奴铁骑。
“臣等领命!”
三人再次躬身,声音比先前更响亮几分。
朱由校看着他们意气风发的模样,满意地点了点头。
“所需的银钱、物料、人手,只管往上报,朕给你们兜底。但有一样,不许懈怠,不许藏私,更不许让西夷看了笑话。”
“臣等谨记陛下教诲!”
朱由校见三人神情恳切,又多问了一句。
“除了银钱物料,还有什么难处需要朕出面协调尽管说来。”
孙元化沉吟片刻,小心翼翼的说道:“启禀陛下,仿制燧发枪与迅雷炮,涉及诸多西洋技艺,臣等虽有心得,却仍需精通此道者点拨。依臣之见,此事或可借助耶稣会的力量,他们之中,不乏精通算学、力学的传教士,且与西洋工坊多有往来。”
说罢,他偷偷抬眼观察朱由校的神色,又补充道:“臣知晓陛下对传教之事多有顾虑,臣绝无引其传道之意,只求借其技艺,助我朝攻克难关。”
朱由校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