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天子亲军,隆恩浩荡(月票六百加更(1 / 4)

皇明 佚名 2542 字 18天前

第268章 天子亲军,隆恩浩荡(月票六百加更!)

朱由校结束早朝,乘銮驾返回乾清宫东暖阁时,日头已渐渐爬高。

看这日头走势,再过一个时辰,便该是正午时分了。

从龙辇上下来,朱由校便马不停蹄的进入东暖阁中。

毕竟,还有许多奏疏还没批阅呢!

这一天天的,活是真干不完。

偌大的帝国,每天都会给你生出事情来。

朱由校刚在铺着明黄软垫的宝座上坐定,魏朝便轻步上前,躬身禀道:“陛下,永康侯与丰城侯已在殿外候着,说是按旨将募来的兵丁带回了。”

早上朱由校便得到锦衣卫的消息了。

如今看来,他所募的三万大军,此刻是募全了。

朱由校眼神闪烁,当即说道:

“宣他们进来。”

不多时,殿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两个身着公侯袍服的身影躬身而入。

为首的永康侯徐应垣面色黝黑,眉宇间带着风霜之色;身侧的丰城侯李承祚则稍显清瘦,眼角却透着一股干练。

正是半年前被朱由校派去各地募兵的两位勋贵。

“臣徐应垣(李承祚),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人齐整整地跪倒在地,声音里带着长途跋涉后的微哑,却难掩中气十足。

朱由校抬手示意他们平身,目光在两人身上转了一圈:“起来吧。看你们这模样,倒是历练得不错。”

半年前,他特意点了这两位家世清白、素无劣迹的勋贵,给了他们相同的差事:

徐应垣赴河南,从流离失所的灾民中挑选青壮。

李承祚往浙江义乌,专从矿工里招募悍勇之士。

两人各领一万兵额,要组建的,是直属于皇帝的亲卫军。

如今半年过去,这两位总算不负所托,将募来的兵丁带回了京城。

徐应垣起身时,腰板挺得笔直,声音洪亮:“托陛下洪福,臣在河南共募得青壮一万零三百余人,皆是身强力壮、无家室拖累的汉子,已按军制编练成队,此刻正驻扎在西山锐健营候命!”

李承祚也紧随其后回话,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臣在义乌募得矿工与乡勇一万一千余人,这些人常年在矿洞劳作,力气大、性子烈,又熟悉器械,稍加操练便是好兵,现已在丰台大营整肃待命!”

兵是募回来了,人数也都凑齐了数,但在朱由校看来,徐应垣与李承祚这两位勋贵的能耐,比起定远侯邓邵煜来,实在是差了一截。

半年前派邓邵煜去山东募兵,那才叫干净利落。

不过三四个月月的功夫,便从流民与卫所余丁里挑出了五千精壮,个个身板结实、眼神亮堂。

后来袁可立接手操练时,不止一次在奏报里夸那些兵卒“底子扎实,悍不畏死”,可见邓邵煜挑人的眼光有多毒。

更难得的是,他带兵从山东返回京城时,一路军纪严明,别说逃兵、骚乱,就连沿途村落的一草一木都没动过,整支队伍走得齐整,连风纪都挑不出错处,这等领兵的本事,确实有几分章法。

反观眼前这两位,便显得粗糙多了。

永康侯徐应垣在河南募的兵,虽说没掺老弱病残,但多是些面黄肌瘦的灾民,挑来的青壮里,十个里倒有三个扛不动五十斤的米袋,顶多算“能喘气的”,离“精壮”二字还差得远。

更让朱由校皱眉的是,募兵时竟在开封府衙外闹出了骚乱。

一群流民为了抢那点入伍的名额,当场打了起来,还踩死了两个妇孺,最后是当地官府派兵弹压才平息下来,这事当时便报到了御前,让他很是不快。

丰城侯李承祚倒还好些,在义乌募的矿工与乡勇,常年抡锤挖矿,胳膊比寻常人粗一圈,性子也野,算得上是块当兵的好料。

可他管不住底下人。

从浙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