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左顺门外。”高攀龙从袖中掏出早已备好的奏本重重拍在案上。
“今日若畏缩不前,明日廷杖就会落在都察院!诸君是要做魏徵,还是当缩头乌龟”
堂下顿时譁然。
有个別老成者尚在犹豫。
尤其是被皇帝提拔起来的御史,更是不想掺和这浑水。
清丈田地虽然有损失,但失去了圣恩,却比失去几千亩土地更加痛苦。
因此,不少御史在一边劝道:
“都察院还是不要参与为好,诸位忘了去岁韩的下场了吗”
“陛下圣明,清丈田地,乃良策善政。”
“诸位难道因为几亩土地的损失,便要逼宫吗”
这番话说出来,顿时將不少热血浇灭。
不少人开始衡量得失。
土地虽然宝贵,但性命官位同样重要。
“哼!”
高攀龙见此情形,冷哼一声,突然扯开官袍露出里衣一一赫然是件素白中单。
他指著心口厉喝:“本官连丧服都穿好了!周嘉謨敢血溅丹,我等难道连跪諫的骨气都没有”
“今日陛下可清丈土地,明日陛下就敢废科道,我等岂能后退”
“诸君,今日退一步,明日便是退百步,这一步,我等退不得!”
这番做派彻底点燃眾人情绪十余名御史齐刷刷起身,有人甚至当场咬破手指在奏本上按血印。
高攀龙见火候已到,突然压低声音:“六科给事中们已在路上,我等並非孤军奋战!”
这话像火星溅入油锅,让一些犹豫的官员,也下定了决心。
谁家会嫌土地多
要抢他们的田地,便是皇帝,他们也不答应!
眾人顿时爭先恐后涌向院门。
临出门时,高攀龙特意落后两步,对心腹低声交代:“去告诉文震孟,让会考的学生准备好万民书、联名罢考奏疏。”
抬头望见锦衣卫的暗探正在廊下记录,他忽然提高声量:“今日这血,定要染红陛下的清丈令!”
这事情一定要闹大。
只有闹大了,皇帝才会后退。
只有闹大了,他们才会安然无恙。
前番韩跪諫,只是皇帝骤发中旨而已。
虽然与文官利益相关,但终究只是宽泛的利益,不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如今皇帝要清丈由亩,这触及了他们的切身利益。
谁家没有多占几百上千亩地
是故,这一次的反抗,只会比韩那时更加激烈!
而他高攀龙之所以敢於积极参与此次抗爭,关键在於他並非主导者。
带头反对清丈令的是周嘉謨,而高攀龙只是跟隨响应,
此前韩带头闹事,也不过是被流放琼州,
此番他高攀龙並未直接领头,即便事败,最坏结果也不过是赋閒在家。
这种有退路的处境让他有恃无恐一一既能在抗爭中博取声名,又无需承担首要责任。
更重要的是,清丈田亩直接触动了士绅阶层的核心利益,群情激愤下,他顺势推波助澜,既能巩固自身立场,又能借集体声势降低个人风险。
因此,他自然无所畏惧。
此刻。
左顺门外。
在周嘉謨的惨叫声和廷杖的闷响中,左顺门外很快聚集了大批官员。
都察院御史、六科给事中、六部官员纷纷闻讯赶来,在黄尊素等人的带动下,乌压压跪了一片高攀龙率领都察院眾人赶到时,场面已是一片沸腾。
他见时机成熟,当即振臂高呼:“陛下若执意清丈田亩,便是与天下士绅为敌!今日杖责周老部堂,明日便要轮到诸位!”
六科给事中立刻响应,纷纷高举奏本,齐声喊道:“请陛下收回成命!停止杖责!撤回清丈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