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锦衣卫了不起啊!本大爷可是大明宗室!(3 / 8)

都是要奔赴战场杀敌的,所以习武极为刻苦。

    一时间,京卫武学声名远扬,确实也培养出了一批知名将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勋贵子弟对吃苦受累的习武之事愈发抵触,加之明朝中后期文官势力崛起,武将遭受打压,勋贵子弟便愈发不愿练武。

    久而久之,前往京卫武学求学的人日益减少,于是京卫武学就这么停办了。

    直至明朝天顺八年,有人上奏请求恢复京卫武学,京卫武学才得以重新开办。

    但没过几年,又因缺乏新学员而再度没落,至今已沉寂一百多年了,导致大多数人都忘记了它的存在。

    不得不说,听完这番解释之后,朱慈烺的心中还是颇感意外的。

    因为他着实未曾料到,早在明朝时期便已出现后世军校的雏形。

    这大概也算是大明的‘黄埔军校’了!

    一时间,气氛略显尴尬,毕竟身为大明太子居然不知道这种事情,多少是有些丢脸了。

    不过很快,朱慈烺旋即恢复常态,然后继续说道:

    “本宫欲开办的军校,与这京卫武学大致相仿,但主要教授的都是一些火器方面的知识。”

    “经历了之前的辽东大战之后,火器重要性不言而喻,日后大明必将全军装备火器,故而了解火器知识至关重要。”

    “此外,此次军校的设立不仅针对宗室子弟或者勋贵子弟,军中所有武将皆在其列。”

    “例如可以规定一些武将若想晋升,就必须前来军校参加学习和考试,合格之后方可顺利晋升,诸位意下如何?”

    李邦华和王家彦听闻此言,顿时陷入沉思。

    片刻之后,李邦华率先开口道:

    “臣认为此事可行,不过具体的事情还有待商榷。”

    一旁的王家彦自然也是没什么好反对的,毕竟这事跟他可没什么关系。

    他一个礼部尚书,也管不到兵部的事儿。

    朱慈烺见状满意地点点头,然后继续说道:

    “既然如此,那么此事就交由兵部负责,兵部尽快在京城里挑选一座合适的宅院或者府衙用以开办军校。”

    李邦华听闻,赶忙拱手应道:

    “臣遵命。”

    随后,朱慈烺又简单交代了几句,便让他们退下了。

    这两人离开不久,曹变蛟、黄得功、马祥麟三人便来到了东宫。

    “臣参见太子殿下。”

    三人见到朱慈烺,赶忙拱手行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