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妻妾!乖巧懂事的公主殿下(1 / 4)

    他以百岁老人少有的敏捷,迅速向茅草屋外冲去。

    一刻钟后,他气喘吁吁地跑到山洞附近,脸色凝重。

    虽然这头黑熊在他面前颇为温顺,但他不敢保证遇到其他人时,黑熊是否还能如此听话。

    要是那几...

    太平公主在处理完西域敌军事件后,长安城内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然而,她敏锐的政治嗅觉告诉她,这只是暴风雨前短暂的宁静。朝堂之上,派系斗争愈发激烈,尤其是围绕着储君人选的问题,各方势力明争暗斗,局势错综复杂。

    ###储君之争

    武则天年事已高,关于谁将继承皇位的讨论愈演愈烈。李氏宗亲与武氏家族之间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一部分大臣支持立武承嗣为太子,认为这样可以延续武周政权;而另一部分忠于李唐旧臣的大臣则主张迎回庐陵王李显,恢复李唐正统。作为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在这场纷争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起初,太平公主并未明确表态,而是选择静观其变。她深知,无论偏向哪一方,都可能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但随着时间推移,她发现母亲对权力的执念正在让整个国家陷入危险的境地。如果继续拖延储君问题,一旦武则天驾崩,大唐极有可能陷入内乱。

    经过深思熟虑,太平公主决定站在李唐一边。她并非单纯因为血缘关系,而是基于对国家长远利益的考量。李唐毕竟是大唐的根基,只有确立合法的继承人,才能避免朝局动荡。于是,她开始秘密联络那些倾向李唐的大臣,并通过自己的影响力逐步瓦解武氏集团的支持基础。

    一次偶然的机会,太平公主截获了一封密信,内容显示武承嗣正试图联合北方游牧部落发动政变。这让她更加坚定了立场??必须尽快解决储君问题,否则大唐将面临灭顶之灾。她立即向武则天呈递证据,并以冷静而坚定的语气劝说:“母后,天下人心所向,皆在李唐。若执意扶持旁支,恐引火烧身。”

    武则天听罢沉默良久,最终同意召见庐陵王李显。然而,这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如何确保李显顺利登基,仍是摆在太平公主面前的一道难题。

    ###朝堂新局

    随着李显返回长安,朝堂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拥护李唐的大臣士气大增;另一方面,武氏一党却并未甘拜下风,他们仍在暗中策划反击。为了巩固李显的地位,太平公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她建议武则天重新分配权力,削弱武氏家族在朝中的影响力。例如,将一些关键职位交给中立或倾向于李唐的大臣,同时提拔一批年轻有为的新锐人才进入中枢机构。此举既安抚了反对派,也为朝廷注入了新鲜血液。

    其次,太平公主加强了对边疆防御的投入。她意识到,外部威胁往往能够成为内部矛盾的导火索。因此,她派遣精锐部队驻守要塞,并亲自巡视边关,鼓舞将士士气。同时,她还积极发展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用外交手段化解潜在冲突。

    此外,太平公主还特别注重改善民生。她提出减免赋税、赈济灾民等一系列惠民政策,赢得了普通百姓的广泛支持。这种自下而上的民意基础,使得任何企图颠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