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易和褒圣装崇基的争论从朝堂之上传播出去,引得长安城内不少人频频注目。
嗅觉敏锐的大概嗅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这大唐的未来似乎隐隐有些变化,被某位家令横冲直撞的插进来,颇有些风云变幻之感。
至少在这次朝会之前,没有人想到这位杨家令对科举的插手,却是意图掀起文脉之争。
儒学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早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看现在的架势,似乎一场全新的文化革新运动即将席卷大唐。
几年前薛元超、王勃等人扫除文坛颓风的变革就已经是颇为牵动人心,后面形成“积年绮碎,一朝清廓”、“后进之士,翕然景慕”的局面。
但是此次杨易号称圣贤无用,并天下学问为一家的张狂言论,还是引得天下人震惊。
不过这论调摆出来,但是长安的《大唐日报》则是登刊一篇有关杨家令的文章。
这文章中只提了三个问题。
“日何以东升而西落?”
“苹果缘何坠地,而非飞天乎?”
“雨霁初晴,天际现虹,其色斑斓,然此诸色何起焉?”
这三个问题引得长安城内众人纷纷讨论,不少人觉得这问题颇为无趣,太阳东升西落那不是常识吗?
何必当成一个问题来大费周章的去思考?
本是天经地义。
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杨易提出的问题颇为感兴趣。
不管怎么说,算是给大唐投下了一颗石子,至于这涟漪会荡到多远,影响多少人,却又不是杨易所能控制的了。
公主府内。
“你对圣贤之道弃之如敝履,而这物理,又是什么学问?”长孙璃月好奇的眨了眨扑闪扑闪的大眼睛,“你问的那三个问题,也是跟着物理有关?你知不知道你这三问已经被不少好事者称之为杨氏三问。”
杨易一汗,自己现在发的这三间,日后搞不好会成为大唐物理学史上的开端,说不定还得上教科书。
那自己是不是得给自己留下一些帅气的自画像?
不然那些画师给他画丑了怎么办?
他的脑海里思维渐渐发散到离谱,不过还是摇了摇头,迎着长孙璃月的目光,微微一笑。
“物理,就是事物的道理,规律。”
“《庄子?天下》中提到‘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这万事万物都有自己运行的规律和道理。
“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总结、利用。”
“就比如这望远镜,便是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望远镜利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