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隆庆(1 / 7)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5699 字 25天前

    “近来,关中地区干旱少雨,北方洪涝雪灾,粮食减产,这一切与今上所预料灾情一致,不过大家不用担心,小冰期的活跃并不会持续太久,朝廷有完备的平抑措施,不必担心粮价暴涨……”

    “不必担心粮价暴涨……”

    一座集镇内,当收音机的声音在牌坊下回响,整个集镇人烟稀少,街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顶着烈日走动。

    沿街铺子大多关闭,为数不多开着的一间铺子外则是插着一面旌旗。

    【延安府鄜州县白水镇……隆庆三年四月初六】

    “这地方,看来是真的待不下去了。”

    唏嘘响起,一名身穿圆领衫的老年人走到了牌坊下,将收音机抱起来的同时,转身看向了镇外。

    镇外,太阳像个泼了油的火球,火辣辣的悬在天空中,向外散发着灼灼火气,就连仅剩的一丝遮蔽的云彩,也在太阳的蒸腾中,飞灰烟灭。

    地里早已没有了蒸汽,目光所及之处,没有一处绿意,有的只是因为多年酷热而干旱开裂的大地。

    这样的气候环境,别说人,就连动物都得向南迁徙,而这就是隆庆时代的背景……

    “自从去年入秋以来,陕西、河南、山西、北直隶、山东部分地区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干旱灾害,直到现在干旱情况仍未缓解,现已导致四千多万人饮水困难,五亿多亩耕地干旱,大量土地减收甚至绝收。”

    “今年入夏以来,上述地区平均降水量累计75.2毫米,较常年285.1毫米,减少74%……”

    “东北有洪涝,东南有水患,西南铁路修建缓慢,朝廷只能依靠从北洲和东洲、南洲、南洋运粮食来缓解中原问题。”

    北京紫禁城奉天殿内,七十三岁的朱翊釴正在以皇帝身份,倾听着面前户部尚书毕自严的奏报。

    除了他以外,六部其余尚书、左右侍郎,殿阁、六军都督都在此陌声听从。

    “北洲和东洲今年也出现了旱情,臣建议是不再从二洲调动粮食,而以南洲和南洋、山南为主。”

    “另外对外粮食贸易这块……”

    毕自严有些犹犹豫豫,毕竟昔年粮食贸易中断导致的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他一个人做不了这個主。

    群臣也都知道,但没有一个人敢于开口。

    见状,朱翊釴只能自己拍板:“禁酒令颁布,对外的粮食贸易,只对属国进行。”

    “当下乃数百年未有之局面,朝廷首要保证的是先活下去!”

    朱翊釴这话有些严重了,毕竟大明朝依旧是这个时代的霸主,并且还有三十八亿亩耕地作为支撑,不应该有那么夸张才对。

    不过就眼下的情况来看,朱翊釴恐怕说的保守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