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和光同尘(1 / 7)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6231 字 20天前

    “砰!”

    “砰!”

    四月初,当铁锤敲打铁轨的声音在南京南边的太平府境内持续不断作响,从天空俯瞰,数以千计的百姓正赤膊上身卖力干活。

    他们脸上笑脸洋溢,有的在将碎石挑到前方铺设,有的则是固定铁轨,铺设枕木。

    他们在干活期间说说笑笑,似乎每个人都有着可以期盼的未来。

    “这地方怎么会有那么多老人?”

    背负双手,于谦眉头紧皱的看着眼前的工地,十分不满。

    面对他的询问,负责此处工地的主事当即作揖道:“回经历大人,这是朝廷的旨意,年五十五以下,十六以上的百姓若要前来应募,地方皆准。”

    “荒唐……”听到这话,于谦直言不讳的打断,同时摇了摇头。

    对于他的话,旁边的主事不敢回应一句,反倒是站在主事旁边的一名县官对于谦作揖道:

    “于经历,朝廷这么做也是为了百姓好。”

    “此间工价远高于商贾募工工价,虽说四十五以上便可称老迈,但正因如此,那些商贾才不会雇佣这些人。”

    “这些人没了人雇佣,家中又无足够的田地,若是朝廷不调整政策接纳他们,他们又该从何处寻觅生活来源?”

    这名官员的话让于谦转醒侧目:“你叫什么名字?”

    “下官太平府推官李贤……”青年官员毕恭毕敬作揖回礼,于谦见状颔首:

    “这你这话说的在理,是我着相了。”

    于谦能纠正自己的思维,这让李贤感到诧异,但却并不觉得于谦先前的话有问题。

    在大明朝雇佣五十岁以上的人劳作,相当于在后世雇佣七十岁以上的人劳作一样。

    哪怕是出自好心,但社会舆论却并不一定会偏向好心人。

    对于朝廷的雇工政策,李贤一直都觉得是一大善政,但许多年纪大的官员却并不觉得,尤其以此前的江南官场官员为最。

    江南是最晚接受新政改革的几个地方之一,故此类似李贤这种已经在河南接受新政新学的时候,江南的学子依旧还在学着传统的四书五经与算术。

    朱高煦不断清洗官场,为的就是让新思维占据主流。

    只有新思维,才能应对接下来的新事物。

    “此间工地,每日五十文的工价是如何结算的?”

    于谦见过了太多吃回扣的贪官污吏,故此询问这个让他眼前一亮的官员。

    “由下官调拨给主事,主事调拨给监工,监工发给工人。”

 &n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