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提振民心(1 / 8)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6554 字 22天前

    “好啊,翅膀硬了,想造反了!”

    杨士奇返回北京不久后,北京东长安街上一座占地广袤的府邸内,一名五旬官员来回渡步,其余七八名与他年纪差不多大的官员也是脸色凝重。

    喊着翅膀硬的人是刑部左侍郎李冕,坐在主位的另一人是大理寺丞颜延。

    他们二人出身渤海,曾经不过是孙铖手下的几名吏员,南下路上帮助孙铖治理辽东,而后又被朱高煦利用察举制漏洞一口气举荐为了官员。

    可以说,他们并没有接受过什么完整的小学、中学教育,也没参加过科举。

    他们能够坐到这个位置,完全是靠渤海南下的这一股狂风。

    当年朱高煦对建文旧臣兴大案的时候,便是经他们手处理的,因此他们与杨士奇等人本就关系不好。

    群臣纷纷起身行礼,面对朱高煦一言不发的态度十分忐忑。

    “平身赐座。”

    王回和杨士奇正在以天下为棋盘厮杀,每年被检举入狱的官吏多则上百,少则数十,这些人的家产多则数万,少则数千。

    没了他们,下面新政的官员如果闹起来,那动静可比癸卯案大太多太多了。

    如果说洪武年间是将鞑虏驱逐出中原,那洪熙年间就是彻底将鞑虏一词直接消灭。

    现在看来,王回这厮从一开始就谋划着要脱离他们了,只是他们一开始没有察觉罢了。

    沉吟片刻,他踏上了台阶,缓缓走上武英殿内。

    杨荣的话,代表了广泛江南地区的大部分官员及士绅想法。

    虽说权力自下而上,但掌握军队的朱高煦却并不在意这些。

    有这个把柄在,他注定了要受制于朱高煦,而他不想这么做,所以他想让朱高煦直接把自己这个儿子杀了,以此来让自己能不被挟制。

    “将工期拉长,同时修建漠北、湖广铁路如何?”

    “卖报卖报……”

    这一千八百万贯的赋税,基本都补贴到北方浩大的建设中了,这让他们怎么平衡?

    他们凯旋而归,而户部却在与六军都督府对账,敲打算盘。

    要知道大明的物价可比宋代便宜太多,宋代一斤盐上百文,明代不过十余文,更别提粮食了。

    夏原吉目光在杨荣和徐硕身上来回打量,杨荣则是看着徐硕。

    整个内廷上千太监及宫女,数十名妃嫔和十余位子女的吃穿用度一年也不过三十余万贯,放在历朝历代都绝对是最低的。

    王回不断在江南兴大案,对所有江南官吏调查,甚至连他们三服以内的亲朋好友都不肯放过。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