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欣欣向荣(2 / 7)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6234 字 20天前

化肥还是蒸汽机、育种培优……这些都是提高生产力的技术和手段。

    “陛下,想要在江南和湖广这些高产区推广,这点产量远远不够,但这已经达到朝廷的极限了。”

    他在做一件很激励人的事情,为了这件事情的成果,他可以抵抗住世界上绝大部分的诱惑……让大明的百姓吃饱饭!

    “说这些没有,说些实际的,有用的。”朱高煦不想听这些阿谀奉承的话。

    诚然,大明现在的百姓不存在说吃不饱饭的情况,但这是对比前朝,而非现在。

    正常来说,这种地广人稀的红利能吃八十年左右,超过了这八十年就会陷入土地兼并,亦或者说财富过于聚集顶端的经济陷阱。

    “朝廷北方的牧场有六十余万头肉牛,十二万头耕牛,肉牛每年能出栏五万余头,基本都往南方运输,耕牛能走出八千头向南方提供。”

    “此外,养猪……”

    “这……这……”袁徵显然没想到自家陛下会那么注重农业,于是咬牙道:

    “臣等一定会把化肥的成本给降下来,请陛下放心。”

    “我们不能止步不前,而且现有的人均口粮也有问题,因为你们没有去除喂养牲畜的饲料粮食。”

    “永乐五年,大明朝的主粮产量约六千万吨,油类产量约二十五万吨,肉蛋奶虽然无法统计全国,但根据南京、北京、成都、辽阳等地采集数据来说,大约是平均每人十二斤。”

    “除此之外,红薯、土豆、玉米等新作物的产量达到四百六十余万吨。”

    大明的耕地开垦数量在眼下还能大大超过新增人口数量,但随着有效之土地的不断减少,这种情况终究会在未来某一天宣告结束。

    可以说,这种经济陷阱在朱高煦合理的新政分配后,降临的时间会来的晚一些,但它始终会来。

    “户部会每年拨出五十万两来扶持农业,把化肥成本降低到四文每斤。”

    “农学院的进步我看在眼里,兴许现在的进步比起洪武、永乐年间来说,百姓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但这还是不够。”

    “在提升亩产上,前者能稳定在20%,后者在14%上下。”

    袁徵听懂了他话里的意思,于是连忙从身后的博士手中接过文册。

    不过最为朱高煦所关注的,还是最基本的粮食问题。

    “况且,化肥的成本在每斤五文,一亩地最少需要二十斤,普通百姓根本负担不起。”

    “兴修水利是对农业的投资,化肥也是一样。”

    朱高煦想听到的,就是现在的大明农业有没有进步,或者进步多大。

    田埂上,朱高煦听着这些文人不喜欢听的东西,心里却升起不少自豪感。

&nb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