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草台内阁(3 / 8)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6569 字 22天前

    故此,殿阁之中如果再以他们为主,那就有点不太妙了。

    车里府,作为去岁老挝土司与明军交战的主战场,此地的治安已经恢复太平状态,当地人口也在几次迁徙之中达到了二十万口之多,其中仅三分之一是汉人。

    多出来的白衣,大多都被迁徙去了北边的普洱、昆明等府。

    混凝土构筑的城墙给了景洪百姓安全感,而作为车里府衙门,府衙的修建也是以防炮工事的标准来修建的。

    四尺厚、一丈高的混凝土院墙让人怀疑人生,而这其中则是生活着整个车里府衙门的数百名官吏,以及兵马司的二百兵卒。

    正月的景洪气候还算怡人,与江南晚春的气候差不多。

    坐在崭新的江南中式书房内,陆愈手拿着一份《大明报》,面前则是为其煎茶的年轻官员。

    “朝廷重设殿阁大学士,看样子是群臣都担心陛下独断乾坤,所以想出殿阁大学士这个衙门来与陛下对话。”

    陆愈评价着《大明报》中关于庙堂的事情,随后又在看到报纸上关于各种建设、经济政策时不免唏嘘。

    “廷益,云南虽好,奈何地形过于复杂,你恐怕要与我继续困居山中了。”

    面对陆愈的话,坐在他面前煎茶的那青年脸色如常,但一开口却字正腔圆:

    “调不走就在这里做事,不管去到哪,终归要对得起身上这身袍子的。”

    “呵呵……这也就是你于廷益能说出这话了。”

    陆愈轻笑,而他所笑之人是去岁派来云南的一名御史。

    “我于谦不在乎那些东西,只要俸禄足够养家,做事情问心无愧,那在哪里做事都一样。”

    “有多大的本事,我便要办多大的事情!”

    他话音落下间,茶也已经煎好,故而熟练的为陆愈斟茶。

    看得出,两人已经相识许久,十分融洽。

    作为常驻车里府的御史,于谦要在车里府任职三年才能被调换地方,而他麾下还有十余名御史走访。

    对于他来说,陆愈是一个好官,所以他才能给陆愈一个好脸色。

    换做一些他看不过眼的人,他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他就是这样的人,性子直,眼睛揉不得沙子,但有有些迂腐,墨守成规。

    “要我说,朝廷如果早几年在江南推行新政,你这脾气早就被磨平了。”

    陆愈端起茶试探性抿了一口,确定不烫后才慢慢细品起来。

    于谦没有回话,只是低头煎茶。

    今日是正旦,便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