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药石难医(3 / 8)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6690 字 20天前

免他们弹劾我们。”

    许柴佬毕竟是海商,他很清楚必须拿出足够的利益来让庙堂群臣注意到吕宋的发展,因此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他与蒋贵联手击败了许多小部落,并将他们抓捕为战俘,在北边的矿区工作。

    去年半年时间,吕宋产出六百两黄金,而今年矿工增加后,产量隐隐可见的能达到年产两千多两。

    两千多两黄金已经不算少了,折色为铜钱也有两万余贯。

    如果算上吕宋的商税,以及今年开始收取的田赋,那大概能达到五万贯左右的税收,放在内地一千四百多个县里,也是能挤进前三百的存在。

    不过仅是如此,还不足以达到许柴佬拔擢的要求。

    “我算了算文册,今年有近二十万亩耕地会开始交税,按照税粮政策,顶多能收取六万石,折色为两万贯。”

    “算上商税和金矿开采,也不过只有五万贯。”

    “这份功绩,别说让你拔擢,就连让我拔擢都不足够。”

    “蒋指挥使,你看看矿区那边还能不能多开几个矿坑?”

    许柴佬并不想要多大权力,只是单纯想要衣锦还乡,毕竟他作为南洋巨商,钱什么的早就赚够了,现在他要的是能保住自己这些钱的身份,例如一个可以世袭的散阶和武勋。

    “真的要开也可以开,但土人大多都遁入山中,想要抓捕他们十分困难。”

    蒋贵皱眉回答,许柴佬闻言也道:“北边困难,那我们可以向南边动手。”

    “郑正使和朝廷没让我们朝南边动手……”蒋贵打断了许柴佬的话,在他这里,朝廷的指令依旧是最高指令。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嘛。”许柴佬笑着开口,同时说道:

    “如若不然,那就动手烧山,卖些草肥也能增添税收。”

    “烧山吧,还能赶出些土人来。”蒋贵颔首,所有举动都是在朝廷准许的范围内活动。

    见他这样,许柴佬也端起了茶杯,轻轻抿了一口道:“现在吕宋有民九万八千七百余口,耕地三十七万六千余亩。”

    “虽说每年也有三四万人迁徙而来,但福建那边的移民速度也渐渐慢了下来。”

    “我听说,过去这九年时间里,福建单单向安南便迁徙了四十六万人。”

    “要是再算上旧港和我们这里,估计福建许多百姓已经耕种不过来田地了,我们的移民数量也会渐渐式微的。”

    作为福建晋江人,许柴佬很清楚为什么南洋福建与广东人那么多,说到底就是因为元末的战事没有波及当地,导致当地地少人多,为了活命,许多人都不得已下海讨生活。

    而今福建经过朝廷组织的大量移民,人口数量恐怕下跌的还不如开国之初了,省内矛盾急剧减少,移民难度也自然加大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