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晋府难安(1 / 8)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6375 字 19天前

    “铛…铛…铛……”

    清晨,伴随着长江潮起潮落,七月十六如期而至。

    与往常一般,百姓们各自在晨钟作响后起居工作,不同的是,今日的街头多了许多早起的贡生。

    往日在内城都很难看到几个的贡生,如今却成群结队的前往外城,而他们的目标,则是坐落在城南的大教场。

    花费两个时辰的时间,许多贡生如期而至,而摆在他们面前的,便是坐在高台上的皇帝、太孙,及一个他们并不熟悉的少年人。

    “真多啊……”

    高台上,身着绯色圆领袍的朱高煦俯瞰台下上万贡生,心里不免有几分渴望。

    在遭遇元末战乱后的洪武朝,百姓识字率可以说极为低下,而上万懂文识字的贡生代表着什么,朱高煦比任何人都明白。

    这上万贡生,不论丢到哪朝哪代,甚至丢到后世,那也是极有才学之人。

    如果能将他们施展于一省之地,恐怕能极大促进当地的人文教育。

    “咚——”

    在朱高煦遐想的时候,大教场的鼓声将他拉回了现实,而朱元璋也站了起来。

    他走到高台前,站着对上万贡生一字一句开口道:“耕稼,衣食之源,民生之所资。”

    “如今天下各地时有旱涝,不可不备……”

    朱元璋一边说,高台下的百余名力士异口同声传话,这群人都是经过训练之人,读得懂唇语,能将朱元璋的原话传达到大教场上所有贡生的耳内。

    因为有着这样的人,朱元璋才可以放心继续说下去:

    “我每令有司修治水利,而有司不以时奉行,致令民受其患。”

    “今日,遣汝等往各郡县,集吏民乘农隙相度其宜。”

    “凡陂塘湖堰,可储蓄以备干旱宣泄、以防霖潦的,皆宜因其地势修治,勿妄兴工役掊克吾民。”

    朱元璋说完,此话由力士传达,而后大教场上的诸多躬身便先后躬身作揖高呼:“万岁。”

    在朱元璋身后,此刻的朱高煦略微张着嘴,脸上有几分错愕。

    他没曾想到,朱元璋居然将上万贡生派往地方,只为让他们帮助地方百姓修建陂塘湖堰等水利工程。

    这样的做法,在许多人看来是极大的浪费,但朱高煦却很清楚,如果朱元璋再不这么做,北方和南方只会越来越分割。

    他从前身的记忆里能看到北方的情况,由于红巾军和元军交战地区主要在北方,因此除山东、山西以外的各省基础建设几乎为零。

    即便是富户,南北差距也是极大的。

  &n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