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9章三堂会审伽利略(第2/2页)
“皇太孙殿下为何要盯着妾身的头发?”
李易有些不解。
“大半天的,你们洗什么头?”
芍药眨了眨眸子。
“皇太孙殿下不知道嘛。”
“今日乞巧节,未出阁的女子沐发,是......”
她话音未落,嘴巴便被武媚娘用手堵上,旋即便见这位武娘子朝着李易一笑。
“女儿家的事情,皇太孙殿下还是别打听了。”
李易:“???”
什么谜语人。
.................
数个时辰后。
天色渐晚,夜幕低垂,白日的喧嚣沉淀下来,却并未沉寂,反而被另一种光彩点亮。
数盏绘着精致花鸟鱼虫的灯笼在街头巷尾次第亮起,昏黄的暖光晕染着青石板路,将行人的影子拉长又缩短。
皇宫内。
层层叠叠的殿宇飞檐下,垂挂着成排的宫灯,灯面以金线勾勒龙凤祥云,内衬薄如蝉翼的素绢,透出比民间更澄澈明亮的暖光。
灯火沿着笔直的宫道蜿蜒铺展,将汉白玉栏杆映得温润如玉,仿佛一条流淌的光河,直贯深邃的宫苑。
宫苑深处,太液池水波不兴,倒映着漫天星斗与沿岸的灯火。
李世民带着一众皇子皇孙,以及旁边的众多官员们均是坐在宴席上,看着不远处的戏曲、歌舞表演。
皇宫中乞巧节自然也是要办宴的。
按照往日规制,搞了一个小型宴会。
当然各种各样的表演,都是不缺的。
大唐此时流行的便是歌舞戏和参军戏,参军戏由先秦时俳优的滑稽调笑演变而来,至唐代,已经成为一种极为盛行的戏剧表演形式。
此时的参军戏内容多是嘲讽时政,形式由一人发展为两人表演,一人为参军,另一人为苍鹘,在表演中进行戏弄和调笑,其人物角色逐步演化发展,成为后来戏曲中插科打诨的净角与丑角的原型。
当然,对于娱乐节目非常丰富的李易而言,这些节目就颇为无聊,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旁边的李世民见状,忍不住笑道。
“大孙,困了?”
李易摇了摇头。
“倒也不是困了,只是觉得有些无聊。”
李世民捋了捋胡须。
“大孙年纪尚小,这些看不习惯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