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有城里的富家公子上门提亲,朱明瑶满腔的酸水压都压不住。虽说士农工商等级分明,读书人最得尊重。但其实她并不要求自己要得多少人敬重,她最想要的还是过有人伺候的安逸日子。
康三娘这一嫁,一辈子都不用发愁了。哪怕男人变心,但只要在男人变心之前生下个一儿半女,下半辈子就已有靠,无论家里有多少女人,都不可能越过原配。
朱明瑶心里觉得哪个上门提亲的男人瞎了眼。要知道,从小到大她都没有将康三娘放在眼里,一直觉得那就是伺候一家子的丫鬟。
结果,丫鬟翻身了,她还要挺着个大肚子亲自伺候婆婆。
其实朱明瑶嫁人之后日子过得并不好……有些事情,她不好意思往外说。比如,在她进门之前,母子俩相依为命多年,孔德贴身的衣物都是他娘洗的,母子二人之间几乎没有秘密,有些亲近得过了头。
她挺着肚子嫁进门,新婚那天夫妻俩住在了较好的那一间屋。结果第二天一大早便宜婆婆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朱明瑶感觉莫名其妙。仔细回想了许久,没发觉自己有任何对不住这对母子的地方,虽说一开始要的五亩水田娘家没给,可她的压箱底也有三两银子,这已经强过了村里九成九的姑娘了。再说,孔德也说过娶她不是为了银子,只是为她本身。
当时她以为婆婆是那种喜欢上脸的人,就是只要有一丁点不高兴就冷着个脸……她没放在心上,结果,当天吃晚饭时,婆婆提出她要养胎,而孔德要读书,让他们俩分开住。
当时朱明瑶脑子是懵的,他们是新婚夫妻,为何要分开住?还有,家里只有两间房,夫妻两人分开了,婆婆住哪儿?
她在家里没受过委屈,有什么就问什么,直接就问了这话。
结果,婆婆的原话是:我们婆媳俩住,让阿德一个人住,好安心读书。
朱明瑶当时就甩了脸子,她在娘家那么多年都是一个人住的,也就是嫁人了才允许身边有个人。可从来没想过要跟一个陌生的老妇人睡在一起。她不愿意,孔母比她还不高兴,脸色比她还难看。问她是不是嫌弃婆婆?
就算真的嫌弃,嘴上也不能说呀。朱明瑶还想再闹,孔德将二人分开了,对她好言好语相劝,说母亲年纪大了,让她多担待,还说以后会尽力补偿她,各种好话说尽。彼时朱明瑶挺着肚子进门,因为没有要到足够的嫁妆,心里对他有愧,见他这样低声下气,便也不好再闹,默认了婆婆的安排。
婆媳两人住一屋,还是差的那间房,隔壁还养了一群鸡,屋子四处漏风,味道不好,还摆了一大堆的破烂……毕竟不能把那些没地方放的杂物堆到孔德读书的屋子呀。再说,那还是夫妻二人的新房,放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也太埋汰了。
朱明瑶从小日子过得好,哪受得了破屋?脸色不好看……她是毫不掩饰自己的脾气,结果夜里看见婆婆回来,她不知道人去了隔壁,只因为婆婆还在外头有事情耽搁了,心里不痛快,便也懒得过问,直接倒头就睡。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婆婆从新房出来了。
发现此事的一瞬间,朱明瑶就炸了。
那天院子里很是闹了一场,院子里的人看了好大一场热闹。
孔母还振振有词:儿媳妇不想跟我一屋住,我去隔壁打地铺还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