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襄阳文会,暗流初现(2 / 2)

话锋一转,谈及海运,语气虽依旧平和,但用词却微妙起来。

他提及前朝尝试海运的“教,暗示其风险难测,易启边衅,更将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隐隐与逐利忘义,可能资敌,甚至海盗联系起来。

虽未明指太子,但话语间对朝廷近来鼓励海运的政策,流露出深深的忧虑。

他的发言,立刻引得以几位本地大儒和世家出身官员为代表的一派人士纷纷附和。

他们或从经典中寻找依据,或列举想象中的海运弊端,如风浪损失,海盗劫掠,管理困难,言辞凿凿,将海运描绘成一种得不偿失,甚至可能动摇国本的冒险行为。

被邀请来的商人中,多数是依赖漕运或内河贸易的,自然随声附和。

少数涉及南海贸易的商人,在此等场合,面对众多士林清议,竟讷讷不敢言,或只能含糊其辞。

赵牧在角落里听着,神色平静,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

这些论调,大多空泛,缺乏实际数据和具体分析,让他有些兴致缺缺。

就在这时,一位坐在前排,衣着华贵的年轻士子,似乎注意到了角落里面生且气度不凡的赵牧,又见他身边跟着容貌出众,异域风情的阿依娜,便带着几分好奇与优越感。

高高在上的扬声道:“那位兄台面生得很,不知高姓大名?”

“观兄台器宇不凡,想必也是见识广博之士。”

“今日论及商道,兄台既是商贾中人,何不上台来,也谈谈高见?”

“让我等也听听商海真言?”

话语看似客气,实则带着几分文人对商贾固有的轻视,想看看这个异类在众目睽睽之下如何出丑?

顿时,不少目光都聚焦到了赵牧身上。

赵牧放下手中的茶杯,抬眼看了看那士子,又扫了一眼周围或好奇,或审视,或带着淡淡不屑的目光。

最后,才懒洋洋地拱了拱手道:“赵某不过一介奔波求利的商贾,混口饭吃罢了。”

“诸位先生鸿儒在此论道,所言皆是经国大业,赵某才疏学浅,岂敢妄言?”

“还是......安心做个听众为好。”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