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微服私访,巧遇寒门学子(2 / 2)

弟坚称其核算无误,而您认定旧档为准且有巨大误差,何不当场公开验算,以事实和数据为准,岂不比空口争执更有说服力?”

他不等主簿反对,便转向惊慌失措的李文,语气缓和了些:“李兄莫慌。”

“你核算时所用的底稿和依据的新版鱼鳞册副本,可都还在?”

“在,在的!”

“都在这里!”李文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从自己桌案那一堆文书中翻出写得密密麻麻的草稿和一本较新的册子。

张远又对那主簿笑道:“也请主簿提供您所依据的那份旧档册,让大家一同参详。”

那主簿此刻已是骑虎难下,众目睽睽之下,只得阴沉着脸,让人去档案架深处取来一本页面泛黄,边角磨损严重的旧田册。

张远将新旧两份册子以及李文的草稿并排放在一张空桌上,朗声道:“《贞观实务通鉴·户律篇》第七条有明确记载,田亩之数,当以最新丈量核准之鱼鳞册为准。旧册所载,如有歧义,需核查历年丈量记录,地契过户文书及税赋缴纳凭证,相互印证,不得仅以旧册年代久远为由,径行否定新册数据。”

“主簿您提供的这份旧册......”他拿起那本泛黄的册子,指着上面的标注,“乃是前隋大业年间的地方记载,距今已有三十余载。”

“其间历经隋末战乱,产权变更,新垦荒地,河道改造等事,误差累积,早已无法作为准确依据。”

“而李文学弟所依,乃是去岁朝廷工部,户部联合主持,按照新颁《准则》重新丈量登记造册的鱼鳞册副本,孰准孰误,岂非一目了然?”

他拿起李文的草稿,手指清晰地点着一处复杂的计算过程:

“况且,学生方才在一旁已粗略验算了一遍。”

“李文学弟的核算过程清晰,步骤严谨,所用数据皆出自新册,结果无误。”

“这五十亩的误差,根源并非李文学弟核算错误,实乃您所提供的旧册本身早已失准所致,而您久居户房,对此陈年旧规,想必比学生更为了解吧?”

一番话,引经据典,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说得那主簿面红耳赤,张口结舌,额头上渗出细汗,半句话也反驳不出来。

周围的胥吏们窃窃私语之声更大,看向张远的目光充满了敬佩!

而看向那找茬主簿的眼神则带上了毫不掩饰的鄙夷和幸灾乐祸.......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