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清流关下:藏着大宋开国密码的险地(2 / 7)

电。皇甫晖刚拔出刀,就觉得肩膀一凉,鲜血喷溅在雪地上。他踉跄后退,难以置信地看着赵匡胤:“你……玩阴的?”

“兵不厌诈。”赵匡胤步步紧逼,刀刃抵住他的咽喉,“降不降?降了,我保你性命;不降,这关前的雪,就是你的坟地。”

城楼上的南唐士兵见状,纷纷挺枪要冲下来。皇甫晖捂着伤口,厉声喝止:“都不许动!”他看着赵匡胤,咬了咬牙,“我降!但你得答应我,不伤我手下一兵一卒。”

赵匡胤点头,收了刀。皇甫晖转身对着城楼上喊:“打开城门!降了后周!”

吊桥缓缓放下,城门大开。

赵匡胤牵着马,走在前面,皇甫晖跟在后面,肩膀上的血滴在地上,留下一串暗红的脚印。

进关的那一刻,他回头望了眼关楼——这雄踞江北的险关,今日竟成了他的踏脚石。

第三章滁州聚义:帅帐里的盟约

清流关归降的消息传到滁州城,刺史王审琦又惊又喜。他早就不满南唐的苛捐杂税,只是碍于皇甫晖的兵权,不敢轻举妄动。如今赵匡胤拿下清流关,他当即打开城门,带着官吏出城迎接。

“赵将军英雄年少,真是虎将啊!”王审琦握着赵匡胤的手,笑得合不拢嘴,“我这就备酒,为将军接风!”

滁州刺史府里,宴席摆了满满三桌。王审琦请了滁州的乡绅、武将,还有皇甫晖的部将。酒过三巡,王审琦端着酒杯站起来:“诸位,南唐李景昏庸,苛待百姓,咱们不如归顺后周,跟着郭大帅打天下!”

席间一片沉默。有几个南唐旧将面露难色,毕竟世代受南唐恩惠,一时难以改口。

赵匡胤放下酒杯,走到堂中,拔出环首刀,将桌子劈成两半:“我知道你们有顾虑!但你们看看,南唐的赋税一年比一年重,士兵的军饷拖了半年不发,这样的朝廷,值得你们卖命吗?”

他指着皇甫晖:“皇甫将军,你镇守清流关三年,李景给了你什么?不过是几匹老马,半坛劣酒!而郭大帅说了,只要归顺,既往不咎,有功者,封侯拜将!”

皇甫晖站起身,拍着胸脯:“赵将军说得对!我皇甫晖认了!从今往后,我跟着赵将军干!”

有了皇甫晖带头,其他南唐旧将也纷纷起身:“我们也归顺!跟着赵将军!”

王审琦见状,大喜过望,连忙让人取来笔墨纸砚:“咱们今日歃血为盟,以后同生共死!”

鸡血滴在酒里,众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赵匡胤看着眼前的众人,心里涌起一股豪气。清流关有三千精兵,滁州城有两千守军,加上王审琦的乡勇,他手里已经有了七千人马——这是他起家的第一笔资本。

当晚,刺史府的帅帐里,赵匡胤和王审琦、皇甫晖围着地图商议。地图上,清流关用红笔圈着,旁边就是扬州、寿州,都是南唐的重镇。

“下一步,我们打扬州。”赵匡胤指着地图,“扬州富庶,粮草充足,拿下扬州,我们就有了立足之地。”

皇甫晖皱起眉头:“扬州守将是李景达的亲信,兵力有一万,不好打。”

“我有办法。”赵匡胤拿起笔,在地图上画了条线,“清流关的精兵从正面进攻,王刺史带着乡勇绕到扬州后方,烧了他们的粮草。粮草一断,扬州不攻自破。”

王审琦点头:“好计!我这就去准备,明日一早就出发。”

皇甫晖也站起来:“我去整顿兵马,保证正面强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帅帐里的烛火摇曳,映着三人的身影。

赵匡胤看着地图上的清流关,手指轻轻敲击——这关隘,不仅是南唐的门户,更是他通往天下的起点。

第四章扬州大捷:盔甲上的血光

三日后,扬州城外。李景达的亲信孙晟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的后周军队,冷笑一声:“就这点人马,也想打扬州?简直是痴心妄想!”

他刚说完,就听到身后传来喊杀声。王审琦带着乡勇,已经烧了粮草大营,浓烟滚滚,染红了半边天。城楼上的南唐士兵见状,顿时乱了阵脚。

“不好!粮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