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舟上白鱼伴龙漂(2 / 3)

补身子。”

那天的鱼汤熬得格外香,赵构喝了两大碗,感觉身上有了力气。他看着吴氏忙碌的身影,忽然说:“吴氏,朕封你为和义郡夫人,往后你就留在朕身边,不用再做侍女的活了。”吴氏愣住了,然后赶紧跪倒在地:“臣妾谢陛下恩典!”她的声音有些发颤,眼角却泛着光。

海上的第四个月,御舟终于看到了陆地——那是温州的海岸。百姓们听说皇帝来了,都跑出来迎接,手里拿着粮食和布匹,跪在路边喊“万岁”。赵构走下御舟,脚踩在坚实的土地上,忽然觉得眼眶发热。吴氏跟在他身边,手里捧着那件补好的棉袍,轻声说:“陛下,我们到家了。”

到了温州行宫,赵构的身子渐渐好转,可小腹的疼痛却没断过。太医院的太医来诊脉,诊完后却支支吾吾的,不肯说病情。赵构发了火,太医才跪下说:“陛下,您……您的龙体受损,恐难有子嗣了。”

赵构像被雷劈了一样,呆坐在龙椅上,半天没说话。吴氏端着茶进来,见他脸色不对,就问太医怎么了,太医把实情说了,吴氏的手也抖了,茶碗差点掉在地上。可她还是定了定神,走到赵构身边,把茶碗放在他面前:“陛下,就算没有子嗣,臣妾也会陪着您,大臣们也会辅佐您,咱们总能把金兵赶回去,总能重建大宋的!”

赵构抬头看她,见她眼里没有同情,只有坚定,忽然觉得心里的那块冰,好像化了些。他伸手抓住她的手,她的手很暖,像春天的阳光。“吴氏,”他的声音沙哑,“有你在,真好。”

后来,赵构在临安重建了皇宫,虽然不如汴京城的气派,却也透着安稳。他时常会想起在海上漂流的日子,想起那条跃入舟中的白鱼,想起吴氏在舱里给他哼的小调。有次他和吴氏坐在御花园的亭子里,看着湖里的锦鲤,忽然说:“当年在海上,若不是你说那是‘白鱼之祥’,朕恐怕撑不到现在。”

吴氏笑着摇头,给他剥了颗莲子:“陛下,那不是臣妾的功劳,是陛下自己撑过来的。您还记得吗?有天夜里船晃得厉害,您还惦记着船上的士兵,让臣妾把您的棉衣拿出去给他们穿。”

赵构愣了愣,然后笑了。他想起那天夜里的寒风,想起士兵们感激的眼神,忽然觉得,那些在海上吃的苦,都值了。他看着吴氏,见她鬓边已经有了些白发,却还是像当年那样,眼神亮得很。他伸手把她搂进怀里,轻声说:“往后的日子,朕还要和你一起过,一起等收复中原的那天。”

吴氏靠在他怀里,听着他的心跳,轻声应着:“好。”亭外的桃花开得正艳,花瓣落在他们身上,像那年海上的白鱼鳞片,闪着温柔的光。

日子一天天过去,赵构虽然没有子嗣,却选了太祖皇帝的七世孙赵昚做养子,悉心教导。吴氏也从和义郡夫人,一步步升为贵妃,最后成了皇后。她还是像当年在海上那样,陪着赵构处理朝政,有时赵构犯了愁,她就给他讲当年海上的事,说:“陛下,连那样的苦都熬过来了,这点事算什么。”

有次金兵又来犯境,大臣们有的主张逃,有的主张战,吵得不可开交。赵构坐在龙椅上,看着了吴氏挡在他身前的模样。他站起身,声音坚定:“朕不逃了,朕要和将士们一起,守着这大宋的江山!”

宋军果然打了胜仗,消息传到临安,百姓们都跑上街头,敲锣打鼓地庆祝。赵构和吴氏站在皇宫的城楼上,看着看,当年的‘白鱼之祥’,真的灵验了。”

赵构点头,握住她的手:“是啊,灵验了。这大宋的江山,会越来越好的。”

晚年的赵构,常常会坐在御花园的亭子里,看着那幅修复好的《清明上河图》。吴氏就坐在他身边,给他剥着莲子,讲着当年的趣事。有时会有小太监问起当年在海上的日子,赵构就会笑着说:“那时候啊,朕以为自己要葬在海里了,可幸好,有吴氏陪着朕,还有那条跃入舟中的白鱼,给了朕希望。”

绍兴三十二年,赵构禅位于赵昚,自己做了太上皇,和吴氏一起住在德寿宫。德寿宫的花园里种着很多桃树,春天的时候,桃花开得像片云霞。有天,赵构和吴氏坐在桃树下,看着满园的桃花,吴氏忽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