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大宋两位“素食帝”:豆腐宴与肉菜训(2 / 2)

:“百姓们还在受冻挨饿,朕怎么能独自享乐?”

后来,孝宗的节俭传到了民间。百姓们都很感动,有个老农特意从乡下挑了担新鲜的青菜,送到皇宫门口,说要给陛下尝尝。孝宗听说后,亲自去宫门口接了青菜,还赏了老农十文钱,说:“谢谢你的青菜,朕会好好吃的。”老农感动得哭了,说陛下真是个好皇帝。

孝宗在位二十七年,宫里的开支一年比一年少,省下来的银子大多用在了边防和民生上。有次大臣史浩来奏事,见孝宗的衣服上有块补丁,就说:“陛下,您的衣服破了,该换件新的了。”孝宗却摸了摸补丁,说:“这件衣服还能穿,换了可惜。”史浩看着孝宗,心里既感动又敬佩。

而仁宗当年爱吃的豆腐,也成了皇宫里的“传家宝”。孝宗在位时,御膳房每天都会做豆腐,有时是炖豆腐,有时是炒豆腐,有时是豆腐羹,味道虽然简单,却成了宫里最常见的菜。有次孝宗的孙子赵扩来宫里玩,见桌上全是豆腐,就问:“爷爷,您怎么每天都吃豆腐啊?”孝宗笑着说:“吃豆腐好,既省钱,又能想起百姓的苦,不能忘了本。”

多年后,孝宗驾崩,宋光宗赵惇登基。光宗刚登基时,也想学着仁宗和孝宗节俭,可没过多久,就开始铺张浪费,御膳房的菜单上又出现了肉菜,每天还要用很多银子买奇珍异宝。有天,老太监给光宗讲仁宗吃豆腐、孝宗训肉菜的故事,光宗却不耐烦地说:“那些都是老黄历了,朕身为天子,想吃点肉怎么了?”老太监摇摇头,没敢再说话。

可百姓们却没忘。临安的街头巷尾,还流传着仁宗和孝宗的故事,说仁宗每天吃豆腐,省下来的银子帮百姓修水利;说孝宗因为一道肉菜训斥厨师,把省下来的银子捐给受灾的百姓。有个说书先生,还把这些故事编成了话本,每天在茶馆里讲,听的人挤满了茶馆,都说大宋能有这样的好皇帝,是百姓的福气。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