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突袭(细节已修正(3 / 5)

度。

两人从三万米高空一口气俯冲到九百四十米后,廖勇瞥了一眼表速,发现速度已经达到3000千米每小时,也就是差不多海平面2.5马赫后,率先拉起机头。

虽然说独行隼和女王隼的低空理论极速高达4.0马赫,但是在一千米以下的低空飞到四马赫,就算是量子晶体材料制造的机身,也会因为过强的空气阻力而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量子晶体材料那可老贵了,如果需要返厂大修,光是独行隼一架战斗机就能榨干第五舰队一年的战斗机维修预算。目前为止这任务也用不着他飞那么快,2.5马赫赶个路足够了。

要知道,之前两人一边在云里躲卫星一边赶路,现在距离503基地所在的洛斯达喀尔盆地只有不到五百公里的距离,这点路程,2.5马赫的速度要不了几分钟就能赶过去。

别忘了,进入这套部署有问题的巴伐洛夫防空体系后,为了保证安全,俩人得减速到亚音速,他们还得留出一点减速的距离呢。

“即将进入对方监听范围,拿破仑,关闭无线电通讯,准备减速,设定航速为800千米每小时。”

“明白,设定航速为800,正在进行光信号通讯测试,测试内容已发送,请确认。”

“测试内容为【想吃布朗尼蛋糕】,已确认,不是,我也没吃晚饭呢,你……”廖勇看到爱丽丝帮忙解析的光信号内容,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吐槽。

哦,娜塔莉亚没给他吐槽的机会,她直接把通讯关闭了。

662基地的塔台上。

“他们两个关通讯了,换句话说,现在俩人已经进入敌方防空系统中,任务简报模式切换为定位信号反馈模式。”闪电的声音响起,随后,在塔台中央的建模上,两个象征着独行隼和女王隼的红点亮起。

任务走到这一步,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就算再怎么有把握,那可是一整套防空系统,一旦触发了,他们有二十条命都不够死的。

正因如此,在看到代表两人的红点钻入通道内后,诺埃尔以及邓恩等六名AcE的心也是悬了起来。

防空系统内,微弱的灯光闪过,经过爱丽丝的转译后,一行字出现在廖勇面前。

【怎么感觉和之前在冥河之门里差不多?】

看到娜塔莉亚的发问,廖勇差点没笑出声。

也是,之前炸冥河之门的时候,当时内层通道同样一片漆黑,只能靠着爱丽丝提供的建模进行飞行,否则就会撞到突出的金属构造和肆意孳生的血肉,落得一个机毁人亡的下场。而现在虽然没有那些血肉和构造,但是那些部署的错落有致的雷达可不是吃干饭的,一旦触发,虽然防空系统内没有地空激光炮这种东西,但是地空导弹嘛,管饱。

这些地空导弹可不是什么简单货色,要知道,地空导弹不需要上机,因此不需要过多考虑弹体的体积问题。

什么?你说体积太大的话,在目标做高过载机动的时候机动性不足,太长的话又容易折断?哎,那些都是空空导弹的问题。说过了,地空导弹不需要考虑挂载问题,机动性不足,看到尾部的万向推进环了吗?怕折断,看到这超合金材料制作的加强筋了吗?

而除去这些,更可怕的,其实是其引导系统。

众所周知,在评判一架战斗机电子设备性能好坏时,最简单的方案就是去看机头。原因嘛也很简单,机头是战斗机安放雷达等电子设备的地方,机头直径越大就意味着能安防体积更大的雷达。而放到导弹上也是同理,弹径相对更大的导弹,弹头最大直径自然特更大,自然可以装下更多更先进的设备。

目前安置在洛斯达喀尔盆地的,是代号【冰日】的Ixt-107SE型地空导弹。其最显着的特性,就是其极其巨大的弹径,以及其堪称无解的雷达光电复合制导原理。

这可不是简单地把光学导引头,红外导引头和雷达导引头塞进去就完事了。冰日在发射后,不论是主被动雷达制导,还是光学制导又或者红外制导都是开启的,为的就是隔绝一切干扰。

当然,廖勇和娜塔莉亚的座机上有激光主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