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其他小说>穿回古代搞刑侦> 穿回古代搞刑侦 第38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穿回古代搞刑侦 第389节(1 / 1)

推荐阅读:

李邀云还是以一贯的疏懒之态登场,但在他看到当中露天放着的那张焦尾琴时,如玄鸟一样洁净的眼睛被瞬时点亮了。

李邀云眼神缱绻绵长,像在看一位久别重逢的爱侣,仿佛烟嚣尘绝的世界也绥静下来。

他在宫中多年,对于名贵的器乐已经见得多了,却还是为伯家这次放出来的这张焦尾琴欣喜难耐。

他轻抚琴弦,先是用最和缓的曲调弹奏,和琴音相知后,便让宏大润泽的琴音四散共鸣,在乐曲将要结束的时候,又改换新调,引出了另一段飘然轻快的音声。

两种不同的声音分分合合,承载着自然飘扬和跌宕激昂,直到一曲终了。

何愈脸上没有一点不乐意,他眼波流转,温顺地应声:“好,伯郎君先请。”

这话他是看着伯景郁说的,但伯景郁依旧没搭茬,只在原地用殷殷的眼神看住庭渊。

庭渊向来抵御不了他这幅样子,拔腿就往前厅走去,伯景郁也紧紧跟在他身后就走了。

伯约不好在这么多人面前教训自家小弟,便只能故作轻松地一挥手:“何男郎、梁男郎,请。”

何愈收起娇容,在最后面跟上了他们。

庭渊拉住了想要再问的梁有仪。

绿影疏光,黄澄月圆,堂中的人陆续离开,到最后只剩下了庭渊、梁有仪和何愈。

饭前还乐陶陶的三个人,此时都沉默不语,外面院落里的觥筹交错声巧合地停止,堂中静得出奇。

流萤和飞蛾身上被露水沾湿了,在院中撞来撞去,在这越来越憋闷的气氛中,梁有仪觉得自己都要喘不上气了。

他正思忖着说点什么的时候,伯景郁像救命稻草一样在夜色中现身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他长兄。

梁有仪懒得看他发脾气,转头来问庭渊:“四娘,李郎君不会已经在前厅演完了吧?”

庭渊睨他一眼,没说话。

梁有仪见他不着急,自己愈发心焦:“你是见过他了,我可还没见过呢,若是错过,不知还有没有机会见到。”

庭渊知道伯景郁说了让他等着听曲儿,就一定不会让他白等,只是这种话,他怎么好意思在梁有仪面前说出来。

何愈见他们并无告辞的意思,暗自思量许久,才又强颜欢笑地上前:“庭男郎要走吗?这会前厅怕是宴饮正酣,也不知方不方便去请辞。”

堂中人不多,梁有仪和何愈也在其中,一顿晚宴下来,他们脸上都带着浓浓的倦怠之色,却还是不得不绷紧了神经。

见到伯景郁进来,知道终于能听曲歇歇了,都十分有默契地在心中松了一口气。

梁有仪是当中唯一一个有精神的人,他像一尊被琥珀凝结了的美人像,深情款款的看着李邀云。

“你们去哪了,叫我们好等。”伯约虽是这样问着,但并没有苛责伯景郁或者要他仔细回答的意思。

他朝侍从递了个眼色,侍从便毕恭毕敬地请李邀云开始弹奏。

庭渊无暇细想,只自顾自地说道:“吴男郎自恃家中有人做官才敢这般不饶人,但左不过在嘴上占占便宜而已,对我放歌纵酒没一点影响,让他三分也无妨。”

“何况,”他语气陡然认真了:“商贾和仕人本就有别。”

伯景郁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再无他言。

受云雾遮掩的夜月徘徊,隔绝了地上的两道人影。

正在庭渊觉得自己话说重了,下一句求人的话不知从哪开口时,凛冽凉风扬起伯景郁的绣金黑氅下摆,他便顺势往前踏了一步,想要替人挡下风。

庭渊端起茶杯:“在我心里你一直都是我很好的朋友。我就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第260章 深入调查

“南音成功加入梅花会,咱们的计划也算是初步完成了。”

来西州这么久,事情总算有了些眉目,今日的伯景郁心情格外地好。

这些时日伯景郁受限于身份,不能在安明城内随意走动,多数时间都与庭渊在这小小的院落中,他心中的着急,庭渊都看在眼里。

庭渊则以为他是想找个不显眼的地方才好说话,正好自己要说的事一两句话也说不完,便也没问就跟在他身后走了。

两个人走到回廊下,伯景郁才停住带路的脚步,他低下了头看人。

“阿渊...”

“伯郎君...”

他们同时开口又同时闭嘴,伯景郁憋住笑,淡淡地向他道:“阿渊先讲。”

“六娘?”庭渊迟疑着拍了拍他。

梁有仪似乎正在无数思梦中回荡,经人一拍,他徐缓滞重地开口:“若是能一辈子听他弹琴,也算此生无憾。”

庭渊很少见人这么肃穆的样子,他用发热的掌心扶住人的肩膀:“我找伯郎君带我们去见他。”

梁有仪猛地扭头看向他,在这瞬间,刚刚还怅然若失的人就已经喜逐颜开。

庭渊赶忙在他唇边竖起食指,生怕他闹出什么不合礼法的举动惹得旁人不快。

梁有仪看热闹不嫌事大,继续挖苦道:“伯九郎真是耳聪目明,还请诸位一会别忘了,谁都别碰那盘专门给他准备的鸭舌。”

他咬字渐重,惹得吴男郎对他怒目圆睁,梁有仪对上他阴狠狠的视线,没有半分退让。

与此同时,何愈面色微变,他在心中暗骂自己蠢钝,他怎么早没有想到这二人绝不可能是伯润邀请的呢。

他咬着骨筷,故作镇静地注视庭渊,无端发问:“庭男郎,和伯九郎关系竟有如此密切?”

庭渊察觉出了他语气中的的微妙变化,矢口否认道:“他与梁男郎和我,都是好友,并无什么分别。”

庭渊暗笑,无言的与他共情:学得倒快。

伯景郁看到他不经意间辗转流露出的神思,也心甘情愿地笑了一笑。

李邀云奏毕,满座都拊掌赞叹,他还是看都没看座下的人,只对那张焦尾爱不释手。

伯景郁使了个眼色,一个侍从便去请他到后堂暂坐,李邀云想都没想,轻巧地抱起琴跟着他就去了。

等到李邀云走了,座中的宾客又开始三三两两的交谈起来,庭渊这才发现梁有仪出人意料的安静,分明他在之前是最期待的,但整场听完他都没说过一句话。

他到前厅的时候,宾客已经坐的七七八八了,应该是不会再被李邀云看见了,他松了一口气,径直走到了何父旁边。

何父旁边坐着的几个人都已经到了不惑之年,见着个年轻的小辈自是笑得合不拢嘴,争先恐后的招呼他挨着自己坐下。

何愈娴于辞令,在一众混迹官场多年的人精中也游刃有余,谈天说地,毫不怯场。

他用余光看见自己阿爹和伯润正在低声交谈,阿爹还红光满面地一把一把捋着胡须。

“出来了。”有人说了一句,宾客的说话声几近于无。

伯约惊魂不定地看着几乎是冲到他面前的梁有仪,莫名其妙地拍了拍他的上臂以示安抚。

伯景郁这次没有单独叫庭渊的名字,他垂着头,声音低沉,也不知在向谁说话:“招待不周,还请见谅。”

何愈仪态万千地站起身来,柔声说道:“伯郎君哪里的话,我没去过比今天更开心的宴了。”

伯景郁看他一眼,没再说话。

伯约从容地答谢了何愈,又说:“九郎点名去请的李郎君马上要到了,特来知会你们一声。他是个宫廷乐师,在外面很难有机会听到他弹琴。”

庭渊还没说话,话题就被梁有仪接了过来:“我们还要等着听李邀云郎君弹琴呢。”

听到这个名字,何愈觉得自己的笑容都有些僵硬了:“今晚也请了他?伯郎君还有这样的雅兴。”

梁有仪没发觉他笑得已经不太自然了,还在好心地劝他:“这世间免不了冤家路窄。若是你不想看见他,不如先走一步。”

何愈咬牙道:“是啊。”

不过他全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只是任由身子软软地靠回椅背,脸上的傲慢藏也不藏了:“不过我还得等着阿爹呢,他和伯郎主有要事相商。”

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李邀云压根没搭理他,又酝酿了一会才开始弹。

在这昏昏欲睡的气氛中,他却奏起了《山居吟》。这一曲欢脱生动,像惊蛰时的隆隆春雷,以一种气吞万象的气势复苏万物。

因为他走近的这一步,庭渊终于敢仰起瘦颈看他:“李郎君...还在府上吗?梁六娘想找个机会和他说几句话。”

伯景郁脸色苍白,鼻头分明沉淀着酸楚,又又仿佛完全没有受到刚刚的挫败影响,轻闲地回他:“我想着十二门那天耽误了你和他说话,已经把他留在府上后堂了。”

见他如此周全,庭渊心中不由得生出了歉疚之意,但又不敢在人面前表露出来,只能故意端直身子一礼:“多谢伯郎君。”

伯景郁抿唇,诚挚无比地说:“阿渊客气了。”

前厅中的宾客已经悉数散去了,庭渊和伯景郁到后堂的时候,烛焰正在因为朔风而摇,昏光打在他二人脸上。

“我已同他们说了,三日后,我要见到他们的账目,让他们送到工会来。”

庭渊字斟句酌,尽可能避开那些语义含糊不清的词语:“伯郎君从侍男处得知吴男郎出言不逊,出于不可怠慢客人的心思,才送了一盘鸭舌敲打。”

伯景郁看着他平和面孔上微蹙的黛眉,欣然道:“阿渊是客,那吴男郎也是客呢。”

他因为这话走神了片刻,又使劲地摇摇头道:“那便是为了理,换做别人,伯郎君也会如此。”

伯景郁嗓音半哑,似乎是有些为他的话感到失落:“我不是胸怀天下的大公无私之人。”

庭渊不自在地轻咳一声,低眉开口:“想先问吴男郎的事,是否正如我想的那样?”

伯景郁视线轻柔,却执意要他说出来。

呼延南音笑着说:“王爷,我不仅仅是把你当做王爷,还把你当做了朋友,庭渊也是我的好朋友。”

“好,你这个朋友我交了。”

今日呼延南音去呼延謦家直接接触梅花会的人,并没有十成的把握,他还是可能面临危险,但他没有推脱,毅然决然地去了,并且把事情办成了,伯景郁要感谢他也是发自内心的。

伯景郁正在和一个主事说着话,但其实也一直留意着庭渊,看见他朝自己走过来,又在还隔着一段距离的地方停住脚步,看起来并没有打扰他的意思。

他不想让庭渊多等。

才这么想着,手已经立马捂上了心口,他颤巍巍地咳了两声,对着眼前人歉意而又无奈地道:“我身体不适便先行告退,您请便。”

那人不敢多话,伸手朝他一礼,道了句:“伯九郎好生歇息。”

伯景郁以为他是要告辞,走到他身旁的时候便抢先一步,轻声道:“跟我来。”

“这...”他看了眼那盘鸭舌,和那个涨红了脸的吴男郎:“也只是尽地主之谊罢了。”

几个聆息间,何愈神色安逸地说了一句:“原来如此。”

这一套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的说辞,庭渊不指望他能全信,他没多话,沉默地夹了一块绿菜。

这一餐饭,又有三个人食而不知其味了。

撤席后,吴男郎揉着没填饱的肚子,抱怨阿爹怎么还不说告辞,他在这真是多一息都待不下去了。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