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历史军事>大唐皇太子> 191章:年轻的劳力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1章:年轻的劳力们(2 / 2)

推荐阅读:

那自然是不准公开买卖的牛了。

还有内陆很少见到的海鲜。

本来。

长安是几乎没有人贩卖海鲜的。

因为长安离海太远了。

李承乾也很高兴。

李大郎大手一挥。

要请这些劳力好好吃一顿。

这一次。

不吃猪。

这样的待遇还是不错的。

招工告示一贴出来,应工者如过江之鲫。

殿中省精挑细选。

最后,招了约摸两万多人。

这两万来人,都是精壮劳力,年纪最大的,不过二十六七,年纪最小的,也就十七十八,他们的身体素质,皆都杠杠的。

十个老实人,九个都闷骚。

这闷骚的人呐,反差都挺大。

有时候。

只要你轻轻推上一把。

帮他们打开那扇门。

也得四万多斤肉。

大唐的牛,平均体重约摸八九百斤。

按八百斤算,也就是说,得需要五十头牛。

五十头牛不算多,可麻烦就麻烦在,这牲畜不好买,按照唐律,老百姓买卖牛,得要官府的人陪同,买卖双方达成共识后,还得官府的人同意,这买卖才能成,一次买五十头牛,没个合理的解释,官府的人肯定不会同意,不过,也不是说不好解决,最后,李承乾将主意,打到了程家的身上。

程咬金爱吃牛,所以程家在城外的庄子里养了不少的牛,五十头牛对程家来说,不算是什么,在李承乾的指使下,程良骏厚着脸皮上门,从程咬金那买来了五十头牛。

将海鲜进行冷冻。

走的快一些。

在发臭之前是能赶到长安的。

虽说会变得不新鲜。

但将就将就也能吃。

每日吃睡他都在经房,也就只有拉的时候,才会离开经房片刻。

长安信佛的人不少,每日来找玄奘的人也不少,可他痴迷译经,任谁来都是不见,就算是贵为宰相的房玄龄,也是难逃闭门羹,只有皇帝亲自下令,才能请的出玄奘。

李承乾的分量,还是有些不够。

玄奘没有来。

他派来了他的徒弟辩机。

从沿海地界将海鲜拉到长安,走的再快都得一个来月,等到了地方时早都臭了。

但是。

当硝石制冰的法子传开之后。

冰变得非常容易获得。

同时也变得非常廉价。

不吃羊。

要吃。

只吃最好的。

只吃这些劳力轻易吃不到的。

他们轻易吃不到的是什么。

到了五月下旬,这两万多劳力,就齐齐住进了山脚下的大营。

从此刻开始,修筑昭陵,就从国事变成了私事,民部自然就不好再插手了,这些个劳力,全都归于高士升来管理。

眨眼间。

昭陵又热闹了起来。

高士升很是高兴。

那往往就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李承乾看向辩机的眼神,逐渐发生了变化。

与此同时。

殿中省开始了招工。

修皇陵,一月一百五十文,管吃管住,一旬歇一天。

也许是欣赏李承乾大摇大摆请人吃牛肉的胆魄,也许是看在叔侄的情分上,程咬金不仅给了个极其优惠的价格,还贴心的让人将牛全都收拾好送了过来。

在民夫大营中,从长安请来的厨子,在不停的收拾着海鲜,不远处一排排的大瓦缸,里头的牛肉咕咚咕咚的冒着泡。

年轻的劳力们,平生还从没见过海里的玩意,更没见过这么多的牛肉,他们一个个不断咽着口水,李承乾则来来回回的,不断拉着人嘘寒问暖唠家常。

这些个劳力,对于这位姓李的殿下,印象十分的好,他出身高贵,却没有权贵的盛气凌人,反而和蔼可亲的像自家兄弟一样,被李承乾拉着关心的人,都十分的感动,却是没人想过,李承乾为什么会对他们这么和蔼可亲。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现在西市里头,就有不少卖海鲜的。

王安和林七将那些海鲜铺子扫荡一空。

至于牛肉。

让两万多人放开了吃。

一人算上两斤。

拘泥于历史。

李承乾对辩机,印象不算好。

但接触了两日。

这辩机竟出乎意料的老实。

李承乾喜欢老实人。

推荐小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