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其他小说>重生13,从大拆迁寻宝开始> 第362章 祠堂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2章 祠堂碑(1 / 1)

推荐阅读:

说完开始解裤子,一副准备“放水”的样子。

“薛老板,忘记你刚才说的话了?不怕惊扰了下面的亡灵?”

武元胜见他这样,跟着说了一句。

“我说的是别人,我自己肯定不会怕!”

虽然这样说,但他知道,过来探测寻宝的这些人里面,薛猴子是胆量最小的。

考虑到捡到的瓷片有三十多斤了,提着不方便,他返回了一趟面包车那里。

“汪老板,这东西一看就像是一块墓碑,你那么着急抢,不怕惊扰到下面的亡灵吗?”

见他这样,薛猴子跟他开玩笑道。

老城区,一些人家里房子门前的地面,用石碑啥的垫路,跟正常,这种情况,在乡下也有。

曾经的穷人家,没钱盖房子,一些不讲究的人,不情愿盖土房子,到处找墓砖盖房的都有。

寻找完这堆土,他又找到了五个陶瓷哨子,其中有两个完好的,三个残缺了。

看见这个,汪亮上前把它抢了去。

毕竟倒在土场的东西,不被发现的话,它们很可能会一直埋藏下去。

他们现在基本上都是白天休息,晚上通宵。

在他寻找的时候,徐大痣、王坤云过来了。

走到推开了的土层旁边,他找了个位置,把装瓷片的蛇皮袋放到地上,然后拿着探测器边探测边寻找起可能存在的陶瓷哨子。

到十点半的时候,一辆渣土车倒下来的渣土有一块很大的石碑。

武元胜的观点是寻宝的人多,是好事,大家能够多发现、多保护一些物品。

接下来的时间,他跟着过来的渣土车探测,没有刻意寻找那种罐藏或者东西集中的物品。

只要信号稳定,数值高,他都会把发现的物件挖出来。

老怀表外壳看上去是银的,泛着黑色,局部有绿锈。

对于怀表,他不懂,但在渣土里面发现的,应该能到民国。

探测寻宝是个体力活,不比搬砖轻松多少。

回到家,洗漱完,问了易筱月,她说武淇才吃完不久,见她睡得很香,他也睡觉了。

武元胜只是开始过来的时候捡的多一些,人来多了后,他捡的就少了。

不过他捡到的还是有六十多斤。

走的时候,王老板说要是像这样天天都能捡到大量的瓷片,就算没大货,也能发财!

对此,他只是笑了笑,想天天捡这么多,根本不可能。

到11点的时候,土堆里就没有多少瓷片了。

“算了,祠堂碑价值不大!要是庙里的或者会馆的,还可以弄回去。”

汪亮不要,他们当然也不会要,弄这个回去,还不如多捡几块瓷片。

当然,如果论它对这个宗族的价值,瓷片肯定比不上这个石碑。

曾经的宗族肯定是辉煌的。

只是后来没落了,祠堂碑被当成了普通的石头、垫脚石。

随便洗了下,在头灯的照射下,字就清晰的露了出来。

“祠堂碑!”

看过碑头的文字,汪亮说道。

“汪老板,弄回去吗,要不要大家帮忙?”

武元胜知道了石碑的内容,问他道。

第362章祠堂碑

经过之前渣土车的排队倒土,现在过来的车要少很多,但最多不超过10分钟就会有一辆。

武元胜这边,还没寻找的土堆只有三堆,最边缘处,已经没了地方倒土。

汪老板没看他旁边的几堆土,可能是觉得他寻找过。

把最后三堆土看完、探测完,推土机已经推开了那个有陶瓷玩具的土堆。

真让他知道明显是墓碑的情况,还敢“放水”的话,他肯定没胆量做出来。

“我带的有大瓶矿泉水!”

汪亮直接倒了一些在面上。

石碑是潮湿的,加上用小洋镐刮过,随便清理了一下,就能看清面上的字迹。

他倒水的位置在石头的顶端,找的地方刚刚好。

当然,各个地方盖小型寺庙用墓砖的情况也有。

“管它墓碑不墓碑的,我先看看再说,有的墓碑、祠堂碑价值同样很大!万一不是墓碑,那个价值会更大。”

汪亮说完用小洋镐刮起石碑面上的泥土起来。

“要不要我帮你清洗一下,只是刮刮的话,字迹看不清!”

薛猴子又对他说道。

同样问了他运气咋样,他说来的不久,运气一般。

再说一个人或者两个人探测,根本忙不过来,挖东西太耽误时间了。

这种开片形式的瓷器,看久了,也能感受到不一样的美。

期间又来了两位同行,胡至祥跟薛猴子。

镇尺是铜的,一面刻有花卉图案,一面刻有计量符号,能测量一定的长度。

看见他后,也跟他打了招呼。

他是一直跟着车捡瓷片的。

年份应该是民国时期的。

胡至祥从最初的捡铁、捡瓷片发展到现在也用探测器探测。

发现它的时候,是在一大块泥土的旁边,露出的部分很少,要不是探测器刚好扫描到那個位置,很难看见。

他知道这是挖过了那处瓷片多的区域,别的地方,很难再有这么多瓷片。

过了12点,他也收拾东西回家了。

在寻找完推开的含有陶瓷哨子的那堆渣土之后,后来他的收获也很不错。

无差别探测,除了找到普通的钱币,杂件,他还探测到了两块银元,一块老怀表。

其中银元一块是三年的袁大头,另一块是大清银币。

没有在理会它,大家该干嘛干嘛。

过了不久,开推土机的师傅开着机器过来,把它推到了坎子下面,又推了一些土过去把它埋没了。

寻宝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汪亮捡到11点半左右就回家了,他没用探测器,只是纯粹的捡着瓷片。

他捡到的有七八十斤,是过来寻宝的人里面,瓷片捡的最多的。

要是他想弄走,尽管会耽误一些时间,他还是愿意帮这个忙。

毕竟出门寻宝,通常都是看运气的,只有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才有可能刚好遇到好东西。

不是刻意找就能找到的。

之前来的早,他只是想多找点面上能够看见的东西。

而能真正的找到好东西,那就要看缘分了。

带上工具,他向推开的土层走去。

刚才在三个土堆寻找,他找到了一个稍微有点豁口的仿“哥窑”小香炉,探测到了一把镇尺。

香炉不大,灰白色,钵盂的形状,有三个很矮的底足,高度只有10公分左右,顶口直径约9公分。

豁口的地方也不算大,小指甲壳大小。

看年份,是晚清或者民国时期的物品。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