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其他小说>我在汉朝养老> 我在汉朝养老 第21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我在汉朝养老 第218节(1 / 1)

推荐阅读:

“七岁你也得剥。”小七指一下小刘据,“据儿,你剥不剥?”

小刘据点一下头,“我剥啊。”弯腰拿板栗,挤着肚子难受,忍不住哼唧一声,“三叔,我想明天剥。”

谢琅险些笑喷,“据儿,你再在我家住五天,回去你母后都不敢认。”

“为什么啊?”小刘据好奇地问。

第168章 子嗣问题

霍去病立刻把剪刀给卫青。

谢琅伸手拿过来,他剪卫青剥。大约有半盆了,俩人就停下来,把板栗倒入不甚烫的热水里泡一会儿,俩人又继续剥。至于霍去病和小七以及小刘据早就忘了板栗外壳去掉,还得再剥里面的毛皮。

谢琅见他仨把水果吃光,水果茶也喝光,撑得直打嗝,无语又想笑,“晚上还吃不吃?”

“不吃了。”小七摇头说。

谢琅:“果子不顶饿。”

“三郎,水差不多了。”卫青指一下炉子。

谢琅扭头看去,刚刚冒烟,离沸腾还早,“我去拿茶壶和茶叶。”说着,忽然想起一件事,“你们要不要喝水果茶?”

“水果如何煮茶?”卫青顺嘴问。

谢琅想一下,“我去试试,反正今日无事。”拿着蓑衣就去灶房,挑两个苹果、梨和橘子,又洗一把红枣。水果收拾干净,谢琅到堂屋把陶罐里的水倒出一半,陶罐重新放炉子上,里面的水瞬间开了。谢琅把切成块的水果倒进去。

小七瞅一眼,面露怀疑,“这样就成了?”

小七竖起耳朵,卫青抬起头。小刘据托着下巴等着听。

谢琅只想笑,“没去过。书上看的,江南除了山便是水。”

“那他们不种地?吃什么?”小七问。

谢琅:“吃米。米在水里,你不知道?我讲过啊。”

“我知道种稻谷的时候要很多很多水。难道一直长在水里?”小七说着,看一眼卫青。

“那时候我还在长身体。”谢琅道。

小七端盆热水放他面前,“不信算了。去病叔叔,我们去我屋里洗漱。”

“我去看一下吧。”卫青不待谢琅开口就往东边去,进去躺下试一下,很宽松,放心下来。然而,谢琅在榻上铺两个被窝,又在上面搭一条被褥,谢琅和小刘据钻进去,卫青躺下,身体刚好挨着塌边,“怎么突然变窄了?”

谢琅:“冬天被褥厚。”

“怪不得。”卫青想往里面去一点,看到身边的小脑袋,“据儿,挤不挤?”

霍去病立即把到嘴边的话咽回去,“三叔,这里面除了你说的那个菜和鸡蛋,还有什么?”

“红薯粉。”谢琅指着卫青的碗,“就是用你舅父的碗盛的一点白色的水。”

卫青明白了,“如果只是菜和鸡蛋,这个汤就跟水一样。加了红薯粉黏糊糊,又不甚浓稠,还有些滑,都不需要勺了。”

“是呀。小侯爷,你三叔家的饭菜虽然简单,但都是你未曾吃过的对不对?”谢琅笑着问。

霍去病点头,从此以后再也不挑食,谢琅做什么他吃什么。然而,饭后有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五人面前,晚上怎么睡。

小刘据咬一口,掉了一手渣,“好脆啊。”

“香吗?”卫青嘴上问他小外甥,眼睛看他大外甥。

小刘据使劲点一下头,“香的。”

霍去病拿起一个,发现有菜盘那么大,从中间掰一半,饼渣落满筐,“这么酥脆?”

“里面放的猪油。用猪油烙饼,没有不苏香脆的。”谢琅说着,冲小七使个眼色。

到灶房里,谢琅把面和好,擀出六张大饼放案板上备用,才喊卫青进来烧火。

六张饼烙好,卫青端着饼,谢琅端着碗盆,打算去堂屋用炉子煮一罐紫菜鸡蛋汤。

霍去病见只有饼,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过了好一会儿,感慨道,“三叔,您是好人,也是个实在人。”

“显然你不是。”水果茶喝完,小七把罐子刷干净,又倒半罐子水放火炉上,这倒方便了谢琅,可以直接把紫菜和鸡蛋放进去,“别嫌弃了,这个你也没吃过。”

霍去病勾头看一眼,乌漆抹黑的,“什么啊?”

“据儿真聪明。”谢琅笑道,“吃水果不会胖。”然而,吃米面和肉会胖。像他们这样一天可以吃五顿,赶上下雨出不去,坐着不动就更容易胖了。

七天胖一圈,不是没有可能。

这点谢琅没说,“你晚上还吃不?”

“三叔做,我就吃。”小刘据道。

谢琅听出来了,不做不吃也行。

霍去病用一种老父亲很欣慰的口吻道,“小七真懂事。”

小七顿时想打他,“还好,还好,就比你懂事点。”

霍去病噎住了。

谢琅想笑,“图什么啊。”

小刘据捂住嘴巴,眼睛笑成了月牙儿。

谢琅笑着说:“你会从小据儿变成小胖猪。”

“不会的。”小刘据捏着板栗,摇摇头,“三叔说果子不胖。”

谢琅愣了愣神,“我何时说的?”

“三爷跟我说过,还不止一次。至于说的时候据儿在不在,我就不知道了。”小七道。

谢琅就想摸摸小刘据圆乎乎的脑袋,看到自己手上去拿栗子毛,又把手缩回来。

“我都吃饱了。”小七道。

谢琅点头,“我知道。最多半个时辰。想吃就过来剥板栗皮。”

“不剥晚上没得吃?”霍去病问。

谢琅笑眯眯看着他,让他自己说。

霍去病摸摸鼻子,“我为何是十七,不是七岁啊。”

“还得放点茶叶。”谢琅隐隐记得是放红茶,可他家没有,干脆捏一点绿茶叶放进去。

小七怀疑,“这还怎么喝啊。还不如给我吃。”

“你们吃吗?灶房里还有不少水果,我去拿过来。”谢琅道。

小七点一下头。

谢琅再次去灶房削几个苹果和梨,切成块,拿几个叉子端去堂屋。

谢琅笑道,“别看他。地里的事看他没用。我知道有的地方种稻是先在一个地方育苗,就像咱家培育红薯苗,红薯埋土里,稻子是种在淤泥里。淤泥上面还有这么深的水。”用手比划一下,“稻谷长大一点,稻农会往水里撒一些鱼苗。稻花落到水里变成鱼食,稻子成熟,鱼也就长大了。不过,我不知道吴越之地是不是这样。”

“您知道的是哪里?”霍去病故意问。

卫青抢先道,“你哪来这么多话?快点剪。”瞪一眼霍去病。

霍去病笑着说,“我猜你是在古籍上看到的。”

当然不是!谢琅知道霍去病故意给他找个借口,便顺着他的话说,“差不多。”

小刘据从记事起就一个人睡,先前跟小七睡觉得新奇,今天更甚,“不挤,暖和。”说着一个劲傻乐,“三叔身上还热。三叔说我可以在你家住五天,是真的吗?”

“你父皇不来接你,想住多久住多久。”给什么吃什么,不哭不闹,这么省心的孩子,谢琅都想生一个。可是他的孩子不见得这么乖。再说他也不一定能等到孩子长大,所以只是想想。

霍去病要去小七房里。小七房间的榻有些小,他过去小刘据就只能跟谢琅睡。

谢琅便看向卫青,让他做决定。

“你和据儿一条被褥睡在里面。我睡在外边。”卫青想一下,“实在睡不下,我侧睡。”

天都黑了,城门早就关了,谢琅也不好把小刘据一个小孩儿送去上林苑,“那就这样。还不行就让据儿睡我身上。或者你和去病去小七那儿睡,我和小七、据儿睡一块。”

小七:“三爷,你的榻宽。我跟你睡的时候,你睡在外面,我都可以在里面打滚。”

小七点头,“三爷以前说过,我有记下。”

“吃吧。”谢琅见鸡蛋汤好了,立刻盛出来。

军中的大饼就是干巴巴的面饼,像霍去病这么大饭量,不吃菜不喝汤,勉强能吃一个。谢琅做的是葱油饼,不但香,掰开可以看到里面一层一层的,而且还有较劲,口感可以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霍去病发现饼出乎意料的好吃,就不打算喝鸡蛋汤了。

小刘据很乖,给什么吃什么。谢琅把碗放他面前,小刘据舀一勺,就吸溜嘴,“这个也好喝。”

“鸡蛋汤。”谢琅说着把碗里的米醋倒进去,瞥一眼桌子上的馍筐,“那个饼你也没吃过。”

霍去病顺着他的视线瞅一眼,“我在军中天天吃。”

“你要是吃过,以后想吃什么给你做什么。”谢琅笑看着他,“你若是没吃过,以后我做什么你吃什么。”

霍去病脸色骤变,连忙朝卫青使眼色,真的?

卫青把饼放桌子上,掰一小块递给刘据,“慢点吃。”

水果和茶都被他仨喝了,卫青什么都没吃,即便谢琅不吃也得给他做一点。可是谢琅不知道吃什么。

江山图里有许多海鲜河鲜,灶房后面有白菜、小青菜、茼蒿等物,可都得洗和炒。谢琅一想出来进去,一顿饭做好他也变成落汤鸡了,就不想做。

“晚上吃饼和汤?”看向霍去病。

霍去病笑道,“我是晚辈,您无需问我。”

“我就当你同意了。”谢琅站起来,“我去和面。”

霍去病抬手朝他脸上轻轻拧一下,“三叔,下这么大雨,明日也没法杀鸡炖栗子啊。”

“不可能从早下到晚,一刻也不停。长安没这么多雨水。”谢琅道。

霍去病顺嘴问,“哪里有?”

“江南。”谢琅道。

此时的江就是指长江,河就是黄河,要是有人说大江大河,那就是长江黄河。霍去病便认为长江以南所有地方,“三叔去过南越?”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