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其他小说>我在汉朝养老> 我在汉朝养老 第11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我在汉朝养老 第111节(1 / 1)

推荐阅读:

“此话怎讲?”谢琅扭头问。

刘彻:“你们村的人来找你,你通常很不耐烦。吾便以为你是个急性子。”

“他们啊?”谢琅瞥一眼刘彻,“草民一个人独来独往惯了,独处的时候不喜欢被打扰。”

刘彻扭头就问小七,“你三爷平时在家做什么?”

“喂牛喂驴喂猪喂鸡喂鸭啊。”小七道。

“不是!”谢琅打断他的话,“草民再说最后一次,真不是。草民以前说过的话,陛下忘了吗?”

刘彻当然没忘,谢琅说他是朝廷花重金培养出来的探子,“还教你医术?”

“不精通。但能治好神棍治不好的病。”谢琅看着他,“要不要草民为陛下把把脉?”

第75章 发面馒头

刘彻下意识想伸手,让谢琅帮他看看何时能生出儿子。然而,又担心谢琅说什么世上无神,“吾没病。”

刘彻见书架最下层还有两个盒子,“那里面放的什么?”

“也是这个东西。吃完了。”谢琅拉开让他看一眼就推回去,“这东西生的没法吃,我又不知道该怎么炒。试了二十多天,有些还被我炒坏了。你吃的时候当心一点。”

刘彻嗯一声,但没有伸手。

谢琅见他时不时看自己手里的松子,就猜到他被伺候惯了,懒得剥。

剥出一小堆,一分为二,一半给小七,一半递给他。

“只有清汤。”谢琅提醒他。

刘彻点头。

谢琅顿时确定他心情真不好,否则不会放过嘲讽他的好机会。

皇帝难当,早期的刘彻更难,谢琅虽然不止一次嫌他不要脸,见他都被气得来找自己,也没故意气他。

茶泡好,谢琅就打开书架最下层的盒子,拿一盒红枣递给刘彻。

“三爷,我要。”小孩忙说。

谢琅指着他的碗,“里面的肉吃完不打嗝,我就给你。”

“你三爷有钱,一天一只鸡也足够你吃到八十岁。”刘彻道,“明天再让他做。”

谢琅:“陛下现在跟他说这些没用。以前饿怕了。过两年那个感觉消失就好了。”

“你以前没饿过?”刘彻看向他。

刘彻:“比不了。”

“始皇帝都没能做成的事,陛下认为自己能做成?”谢琅又问。

刘彻看向他,“他不认识你。”

“陛下怎知始皇帝身边没有一个谢三郎?指不定有许许多多个。”谢琅道,“像陛下一样没有告诉任何人,所以史官不知道,百姓也不知。始皇帝走后,这个秘密也跟着他进了始皇陵。”

刘彻不禁揉揉额角,他服了,真是服了。

刘彻被他问噎着了,指着几案,“这是乌木!乌木!”

“哦,忘了。”陶罐放回火炉上,谢琅去灶房找个盘子,把盛满小鸡蘑菇的陶罐放盘子上,又把注满清水的陶罐放火炉上,才擦擦手给一大一小盛鸡肉。

刘彻瞥了他一眼,“你平常都是像刚才那样直接放上去?”

“第一次在屋里做饭。”谢琅道,“草民一直认为灶房是做饭的地方,这里就是喝茶闲聊的地方,不可混淆。”

刘彻满意了,“你家那三个不用吃?”

“吾现在不饿。”刘彻道。

刘彻今日心情不好,谢琅觉得他也不想跟自己闲聊。因为他心情不好的时候只想独处,便让小七陪着刘彻,他出去买公鸡。

村里人以前不爱养公鸡。如今家里粮食宽裕,谢琅又三天两头找村里人买,精明的老人闲来无事就养起鸡鸭鹅。

谢琅去村里转一圈,选三只又大又肥的公鸡,收拾干净剁碎,两只扔铁锅里,一只放在小陶罐里腌。

让刘彻带来的人烧火炖鸡,谢琅和面,擀成薄薄的面片放在铁锅里的屉子上蒸。随即又喊个人过来烧陶瓮蒸栗米,就端着小陶罐去堂屋,把陶罐放红泥小火炉慢慢炖。

“你今天不烦。”谢琅道,“没逼我给你煮茶汤。”

刘彻回想一下,从进门到现在他确实没要求谢琅做什么,“晌午在你家用饭?”

“陛下不吃,草民也得做。”可是做什么吃是个问题。

谢琅有江山图,图里有许多青菜,不用愁没什么吃的。可冬天冷,谢琅不想洗菜,更不想刷锅洗碗。不吃吧,守着熊熊燃绕的红泥小火炉也会觉得冷,腹中冷。

“陛下想吃什么?”这么难以抉择的事,谢琅果断抛给刘彻。

刘彻气个仰倒,“谢小七,我是猛虎吗?”

“在小七眼中猛虎不可怕。”谢琅迎上去,抱起小孩,指着趴在地上的白虎,“我家虎子可乖了。”

刘彻瞪他一眼就往屋里走。

谢琅明白,出事了。刘彻心情极差,为了透气散心,或者暂时避开宫里那些烦恼才来找他。

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得吃点甜的。

谢琅接道:“喂猴哥喂虎子喂小狼喂小七。”

刘彻没话了。

换成他忙完这些,好不容易歇会儿却一直有人来找他,即便是好事,他也想把那人杀了。

“吾烦不烦?”刘彻问。

烦人谢琅也不敢说。他不为自己着想,总得为小七想想。

谢琅有些失望,“草民去烤几个红薯?”

“灶房?”刘彻问。

谢琅摇了摇头,“就在这边。”

出去挑几个细长的红薯,谢琅把小火炉点着端到堂屋地板旁边,往小火炉上放一个他自己用铁条做的网,就把红薯放在网上,小火慢烤。

刘彻见他时不时用竹制的夹子翻转一下红薯,丝毫不见着急,不由得打量他一番,“吾发现你做事时就像换了一个人。”

刘彻也不客气,抓一撮就放入口中。

谢琅想出言嘲讽他几句,想到他也不容易,把话咽了回去,“这东西可以补肾益气、养血润肠。”

“不是药吧?”刘彻忙问。

谢琅摇了摇头,“不是。其实所谓的灵丹妙药,都不如人们常吃的五谷杂粮。就像有的人容易生病,多吃些瘦肉和豆子做的东西,没事经常动一动,一段时日身体就好了。”

“你还懂这个?”刘彻说出来,忍不住笑了,“吾忘了你是——”

刘彻皱眉,“吾不想吃。”

“甜如蜜。”谢琅说着话递给小七几个。

小七接过去就往嘴里塞,“好吃的。”

刘彻见他把腮帮子撑得鼓鼓的,眼中露出一丝笑意,冲谢琅伸出手。

谢琅把盒子推到他面前,又从书架下面的盒子里翻出一盒松子。

谢琅不确定他问的是哪个以前,“很早很早以前?没有。那边虽有战乱,但我赶上了好时候。天下太平,百姓闲的没事干,每天晚上在家门口载歌载舞,闹得鸡犬不宁,因此还发生了好多起械斗。”

“仙界吗?”刘彻问。

“朕说不过你。”刘彻拿起箸,夹一个榛蘑放入口中有些惊讶,“看起来挺难看,味道不错?”

谢琅:“很正常。就像人一样,华而不实。”

“你就别拐着弯劝朕了。朝中有一个汲黯,已经够吾头疼的了。”刘彻说着,还叹了一口气。

谢琅好奇,难道是被汲黯气的?但谢琅没有问出口,他并不想掺和朝堂之事。

见刘彻手里的面饼吃完,谢琅又递给他一块。瞅到小七想拿,谢琅伸手把面饼抽走。

“昨天炖的多,它们早上吃饱了,暂时不饿。”谢琅把两个鸡腿肉盛到小七和刘彻碗中,他选两个鸡翅,就坐下开吃,“汤不错,陛下可以喝点暖暖胃。”

刘彻低头嗅嗅,“挺香的。你也没放别的东西啊。”

“里面的蘑菇香。”谢琅回想一下,“辽东的山里面应该有,叫榛蘑。冬天多吃些,可防皮肤干燥。”

刘彻忍不住笑了,“又要同吾说,灵丹妙药不如五谷杂粮世间百草?”

“世上哪有什么灵丹妙药。”谢琅放下箸,用面巾擦擦嘴,“陛下比始皇帝如何?”

灶房里的鸡和栗米好了,堂屋里的鸡刚炖出味。

刘彻带来的人吃饱喝足,谢琅把灶房收拾干净,端着面饼到堂屋,陶罐里的鸡也差不多了。

谢琅把面饼放几案上,就去端陶罐。

兀自发呆的刘彻陡然清醒,“你就这样放上去?”

“怎么了?”谢琅疑惑不解。

刘彻看着他,“无论什么都行?”

“陛下想吃猪肉没有。”谢琅说着,心中忽然一动,“草民做小鸡炖蘑菇?”

小七连忙说:“不可以杀鸡。”

“我去买几只公鸡。”谢琅看向刘彻,“随陛下来的那些人也得吃些东西吧。”

刘彻带来的八名侍卫此时就在谢琅家西偏房里坐着。刘彻暂时不想回宫,就不能让他们饿肚子。否则路上遇到点什么事,冻得哆哆嗦嗦,饿得饥肠辘辘,他们想拼命护着刘彻,恐怕也有心无力。

谢琅前世经常听到这句话,所以就让小七进屋陪刘彻,他去灶房。

榴莲刘彻不爱,谢琅便去江山图里挑一根甘蔗,削皮,劈成四半,切成一寸长,又找个干净的湿面巾,才端着甘蔗去堂屋。

刘彻不由自主地露出笑脸,“你不说话的时候,比我宫里那些奴婢还懂事。”

谢琅白了他一眼,把他自己做的小被褥摊开扔给刘彻。

刘彻盖在腿上,擦擦手,捏一块甘蔗,“再给吾倒点热茶。”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