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历史军事>夫君是国宝级科学家> 夫君是国宝级科学家 第1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夫君是国宝级科学家 第13节(1 / 1)

推荐阅读:

赵老汉醒得早,他蹲在家门口抽旱烟,心里思绪一阵一阵的,昨晚见了顾筠之后他就再也没睡着,谁家主子会大半夜来庄子住,拉着一车又一车的东西。

今儿早上三个车夫驾着马车离开,赵老汉心里更慌了,莫不是裴公子家败了,不得已才住在庄子上。

虽然没猜全对,但也差不多了。

顾筠起来之后,就把事情前因后果和赵老汉说了,“说出来倒叫您笑话了,不过事已至此,也没别的法子,幸好城中还有间小铺子,以后不愁吃穿。”

赵老汉每年就靠庄子的收成过活,帮忙春种秋收,收下来的粮食给他们分两成,六十亩地,一亩地产三百多斤,一年还能分一千多斤呢。

先休息,明日再做打算。

这是顾筠的庄子,她以前在这儿住过,裴殊跟她睡一间,春玉跟清韵绿勺睡一间,虎子还有几个车夫,就麻烦赵老汉,跟他儿子孙子们挤挤。

换上床褥,夫妻俩简单梳洗就躺下了,连马车上的东西都没顾得搬。

裴殊是真的累,这一天发生了太多事,没躺多久就睡熟了。

顾筠没什么睡意,月光透过窗子照进来,打在裴殊的脸上,能看清他脸上的倦色,她伸手轻轻碰了一下,跟着他走的决定虽然不知道对不对,但顾筠不后悔,就连嫁给他都不后悔。

也罢,左右是个十几岁的姑娘,能翻出什么风浪。

尘埃落定,她也该松快几日。

马车驶了一个多时辰,顶着浓浓夜色,终于到了庄子上。

庄户有三户人家,三十几口人,负责每年春种秋收。

庄子总共六十多亩,还有个小池塘,种了荷花。

徐嬷嬷带着恰到好处的笑,“三公子过惯了富贵日子,到庄子上也不知道受不受得了。”

一时硬气离开国公府,过几天再灰头土脸回来,那多丢人,徐嬷嬷总算知道自家夫人的用意所在了,把前头的账添上,顾氏才会心甘情愿还赌债,她嫁妆银子才多少,还完赌债就不剩什么了,而裴殊大手大脚惯了,几百两银子够干什么,能花几天,到时候日子过得差了,比较也就出来了。

到底谁该是世子,谁有能力。

徐氏轻声道:“他落到如今的田地也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至于裴湘,徐氏更没放在心上过,过两年给她定门亲事,备上嫁妆,就能出门了。

五十文钱,并不多,可日后用钱的地方多,就得一文一文地算着花。

还得自己养鸡养鸭,能省一点是一点。

没有家业要继承,就得自己慢慢攒。

吃过饭,春玉去收拾碗筷,顾筠和裴殊去庄子上转了转。

总共六十三亩地,四十亩地的麦子,十亩地的黄豆,十亩地花生,还有两亩地红薯,剩下的零零散散的地种了青菜。

现在境地虽然不好,可是不愁吃穿,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嫁过来之前她还总担心裴殊不着调,万一哪天丢了世子之位,也想过进门之后要劝诫提点着。

到头来还是保不住。

但顾筠不后悔。

在她看来,懂得上进比别的什么都强。

就是怕侯府派人来,劝她和离。

饭桌就摆在堂屋,四方的,总共四把椅子,顾筠她们一共六个人,还得再从屋里搬两把过来。

春玉道:“夫人,我们跟着用于礼不合。”

她们是奴才,哪儿能和主子一块吃。

灶台传来饭菜的香味,顾筠道:“一共三间屋子,你们不在这儿吃在哪儿吃,等过阵子,新起间宅院,这些日子就一块吃吧,人多热闹。”

裴殊也是这个意思,他本来就不重规矩,离了国公府,更是无拘无束,这三间房肯定是不够住,盖房子的事儿得再说。

徐氏为人谨慎,图谋的只有世子之位,她有意放纵,宁氏的嫁妆全被裴殊败光,顾筠有些不放心裴湘,可眼下做不了什么。

除了这些用具,剩下就是几人的衣裳,春玉带虎子四人一人收拾了一个包袱,裴殊的也不多,几乎全是顾筠的。

春夏秋冬的衣裳,还有布料皮毛,顾筠让清韵把料子放外头,衣服压柜子底下。

在庄户上住,用不上这么好看的。

收拾好东西,已经是晌午,顾筠给侯府去了封信,还给李氏写了一封,言明一切都好,让他们不必忧心。

早饭就是小米粥和白馍馍,一碟咸菜,一盘炒鸡蛋,看着简单,但在农户已经是不错的饭食了。

裴殊看庄户上养了鸡鸭和猪,就是数量不多,估计也没多少鸡蛋。

他正巧看过几本关于养殖的书。

裴殊给顾筠夹了大块鸡蛋,“快吃。”

顾筠也给他夹了一块,农家饭很香,做的还实诚,上午把东西归罗好,有清韵她们,就不必赵老汉送饭了。

桩桩件件,似乎都和徐氏有关。

只是现在想这些没用,英国公对裴殊失望至极,恨不得从没生过这个儿子。

从此之后,英国公府会多一位像样的世子。

*

正院

家里吃穿不愁,还能存下银子。

赵老汉没多问,主子家的事他不好掺和,看样子日后要在庄子上住下,“唉,日子怎么过都是过,我那婆子做了早饭,给夫人送过去点?”

车上的东西还没收拾,早饭也顾不得做,顾筠笑道:“有劳了。”

裴殊在这里睡得更踏实,土地,粮食,是他熟悉的地方,远处有山群,还有个池塘,有山有水,他能慢慢把研究捡起来。

他看着前面青绿的麦田,又回头看看跟赵老汉说话的的顾筠,嫁给他,总要有如意日子吧。

以后的日子是好是坏,那也是她自己选的,怨不得旁人。

顾筠困意上来,也睡熟了。

这一觉睡到了日上三竿,以往她要给徐氏请安,早早就起了,然后再回来也没有睡的念头,这回却是极其酣畅。

裴殊醒了一会儿了,就是没起,“在这儿睡也挺舒服,你再躺会儿,我去把东西收拾收拾。”

顾筠躺不住,带过来的东西不少,裴殊弄她不放心。

地里种的是小麦,还有花生红薯之类,还有两亩地种了蔬果,到了庄户,就把守地的大黄狗吵醒了,汪汪几声,不远处的屋舍就亮起了橘黄色的灯。

赵老汉披着衣服出来,揉着眼睛,看了好一会儿才不可思议道:“清韵姑娘?你们怎么来了。”

顾筠由裴殊拉着下车,赵老汉更诧异了,“姑娘……夫人,你们怎么过来了,这大晚上的……”

顾筠道:“这位是我夫君,此事说来话长,赵大爷,我们先在庄子住下,有什么事明日再说。”

不过话说回来,这会儿都丑时了。

还有顾氏……

顾筠跟着裴殊离开倒是出乎徐氏的意料。

她以为顾筠嫁给裴殊是看重英国公府和世子之位,如今裴殊世子之位都没了,顾筠竟然能硬生生站在他身侧。

徐氏原本打算着,裴殊世子之位被废,顾筠要与他和离,这一遭接着一遭,兴许人受不住大病一场直接去了。

未成想顾筠愿意跟着他一起离开。

小池塘在庄子南面,看着有二十多亩,里面有荷花,秋日能收藕,夏末的时候还能摘莲蓬吃。

庄子不缺水,不过种地灌溉还是指望老天爷,要么就是挑水。

顾筠看了眼裴殊,他低头吃饭,认真地很,什么都顾不上,顾筠就给他夹了炒鸡蛋。

裴殊抬头笑了笑,“阿筠,咱们离开国公府,父亲肯定是怒上加怒,过不了多久废世子的圣旨就该下来了,就再无转圜的机会。”

顾筠点了点头,“不当就不当了,咱们过咱们的日子,多吃点,下午在庄子上转转。”

庄子是庄户经管着,春种秋收,喂养牲畜,虽然说庄子上的东西会给她送,但是赵老汉他们养的鸡鸭,仔细算起来是他们自己的。

他们花钱买的鸡鸭,就是为了贴补家用,上午赵老汉送来一筐鸡蛋,差不多二十多个,再加上米面青菜,顾筠让清韵给了五十文钱。

裴殊看着几个丫鬟把饭菜端上来,“做的简单,阿筠你尝尝合不合口味。”

庄子上有鸡蛋,有鱼,还有青菜,不是逢年过节,赵老汉家里也没肉,裴殊做了小葱炒鸡蛋,红烧鱼,还炒了两盘青菜。

他给顾筠夹了一块鱼肚肉,“快吃。”

庄上东西虽少,可胜在新鲜,也不知道裴殊怎么做的,味道出奇地好。

这两天下来,顾筠是第一次真心实意地露出笑来。

信托赵老汉的儿子送去侯府,这么磨蹭一会儿,也该吃饭了。

清韵小跑过来,低声道:“本想着奴婢和绿勺做,但公子非要掌勺……”

主子奴才,她俩越不过去,就跑过来和顾筠说。

顾筠道:“他乐意做也无妨,走吧。”

到了庄子上,规矩就更少了,她们住的是正三间,左右两间屋子,中间是堂屋和厨房,厨房有灶台,连着大锅,对面是半人高的桌子,留着切菜,一旁还有个碗柜,用来放锅碗瓢盆。

第十三章 养鸡裴殊饿的前胸贴后背,……

吃过早饭,顾筠就开始清点带来的东西。

那些摆饰器物先找间小屋子放着,桌椅板凳给换上,她住的院子不大,将将够摆一张床,一套桌椅,两个衣柜,再放别的就显得逼仄了。

顾筠让清韵把她的琴和书摆好。

被褥两床是她的嫁妆,桌椅是从澄心院带回来的,是从前宁氏的嫁妆,还有一些,春玉列了张单子,顾筠想留给裴湘。

英国公今夜去了书房,折腾太过,他没什么精力,他希望裴殊低头认错,可是裴殊一声不吭地离开了,他怒气更盛,一夜无眠。

徐氏却是松了口气,总算尘埃落定了。

徐嬷嬷端上来一盏茶,“二公子已经回去了,明日还得上职呢,五姑娘有人守着,还不知道三公子离开,澄心院的丫鬟就留在院子打扫,等再过一阵子,估计就没人记得三公子这个人了。”

徐氏面上带着浅笑,“总归是裴家人,日后他们不好过的时候,照看几分。”

裴殊的世子刚被废,徐氏也不好提立裴靖为世子的事儿,不过终归是早晚的事儿,再说裴靖争气。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