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武侠仙侠>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第6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第69节(1 / 1)

推荐阅读:

正午一到,沈老爷子亲自点了鞭炮,在噼里啪啦的响声中,沈老爷子揭开了红绸布。

旗上写了沈家食肆四个大字,最上头是个白胖包子,下面是个看起来十分好吃的卷饼。

沈老爷子手里拎着红布,“诸位,沈家食肆今日开张,还请诸位捧场。”

话音一落,围着的人就进了食肆,堂厅宽敞明亮,桌子上有精致的花纹,上头还铺着桌布,这是在别家见不到的。

客人刚坐下,二娃几个把菜单拿了上来。

妯娌俩都穿着浅色衣裳,头发用布巾包起来,看着干净利索。

陈氏点点头,食肆开张,沈大郎还是做木工,周氏留在家里帮忙看着三丫,沈老爷子在前头准备放鞭炮。

李氏和陈氏两个在后厨做饭,沈二郎跟几个侄子侄女负责端菜收拾碗筷。

沈羲和不在,家里也就顾筱识字多点,周氏让顾筱记账,结果顾筱却在教大娃。

陈氏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大娃能学会吗。”

“剩这么多也做不了别的,三丫身量小,给她织一身正合适。”顾筱拉拉三丫的小手,“帘子和挂画还得再做,大哥把桌椅打好了,用不几天就能开张。”

沈羲和已经把招牌写好了,青蓝色的布上写着沈家食肆四个大字,顾筱在上面画了白胖胖的包子和夹满东西的卷饼。

招牌做好,沈大郎赶忙给挂到食肆门口,天冷,树上叶子都落了一半,被风吹到地上打着旋,旗儿迎风飘扬,十月初,沈家食肆终于开张了。

一进食肆就能看见七张长桌,桌子两边摆着绑了羊毛垫子的长椅,桌子上面铺着蓝色桌布,上面摆着一个两寸宽,一寸高的棕色木桶,里面放着一大把竹筷。

门口旁边是一个半人高的深褐色立柜,上头放着一本书,一支笔,还有一个木色算盘。

顾筱一织垫子就是一天,李氏看了心里不是滋味,特意过来问:“小小,你看我能帮上忙不?”

织垫子和织毛衣差不多,简单的很,食肆里有七张桌子,十四条凳子,靠顾筱一个人不知道织到什么时候。

李氏能帮忙最好不过了。

顾筱笑着道:“我教二嫂。”

李氏绣活不错,学织毛线也快,白日就在顾筱屋里安静地织垫子,织一会儿看看小闺女,安乐地很。

陈氏懒得理他,她在后院蒸包子做卷饼, 哪知道前头的事,“不知道, 你不累我还累呢,睡觉。”

沈大郎睡不着, 可陈氏累了一天,他不敢说话, 翻来覆去到了半夜才睡着。

另一头李氏给小闺女放在床里边,掖掖被子然后对沈二郎笑笑,“累了一天, 快睡吧。”

沈二郎:“我不累,你累。”

李氏笑意温柔, “那我也不累。”

周氏拿出两串钱出来,“这钱你们留着用,忙了一天了,早点回去休息。”

陈氏过去把钱接过来,“娘,我们一定好好干。”

第61章 火锅面 那人又道:“我是……

周氏摆摆手, “快回去洗洗,这都多晚了。”

陈氏揉揉肩膀,“娘您也早点睡。”

“这,这么多?”

顾筱拉拉周氏的袖子,“娘,您快数数。”

陈氏腰也不疼了,探着身子看钱匣子里的钱。

周氏拿了一捆线,数一百文就串上,数一百文就串上。

一,二……一共五串钱,三十六个铜板。

顾筱回去的早一点,她给沈羲和做了夜宵,然后去周氏屋里看三丫。

三丫已经睡熟了,盖着个小被子,周氏怎么坐着都不得劲,转过身给三丫盖盖被子,“小小,他们咋还不回来呢。”

顾筱道:“卖完东西还得收拾打扫,不会那么快就回来的,娘您别担心。”

咋能不担心,儿子儿媳都在外头,这都多晚了。

周氏站起来,“我去瞅瞅。”

大娃点点头,“没错,这骨头汤里面有肉和白萝卜,好吃的很,可不是清汤寡水。”

“两个肉包子,再来一碗肉汤。”

看菜单是方便了许多,光看上面的东西就知道卖的是啥,不少人识字不多,看图画就简单多了。

在堂厅吃饭的客人开始点菜,沈家食肆渐渐忙碌起来,大娃跑了一回,等客人吃完就记账收钱,一笔一笔小账,很快就写了一页。

过了中午,人渐渐少了,等到傍晚,食肆里人又多了起来。

桌布深蓝色,只占桌椅的三分之一,上面交织着白色浅纹,两边垂着流苏。

椅子是长条椅,上面用羊毛线织垫子。

而后院到前堂得挂帘子,可以和桌布是一个颜色。

柜台上可以摆些东西,花草最好,因为是食肆,摆一瓶金色的麦穗麦梗就行了。

再有就是招牌,顾筱是觉得不必刻,可以写在麻布上,然后在上面画包子卷饼。

别的地方,哪怕是大酒楼,都是小二跑堂介绍菜色点菜,菜单还真新鲜。

菜单上头不全是字,而是包子卷饼,肉馅儿的素馅儿的,后面还标着价钱。

素包子一文一个,肉包子两文一个,小笼包五文一屉,里面十个肉馅儿小包子。

卷饼也分肉的素的,加鸡蛋和卤肉的两文一个,素的一文一个。

骨头汤一文钱一碗,客人看着菜单上头的生动的骨头汤,里面竟然能看见肉和萝卜块,“这里头有肉,还有萝卜?”

“小小肯教,大娃肯定能学会,大嫂你就放心吧,咱们把饭菜做好,干干净净的,比什么都强。”

陈氏跟着点头,“包子蒸了几屉,卷饼的卤肉鸡蛋菜都备着呢,骨头汤我再看看。”

李氏笑了笑,转身有忙活起来。

后院安静,但是能听见前头热闹动静。

沈家食肆的招旗上挂着一块红布,门口围着不少人,其中有许多卷饼摊子的老客。

柜子上有一个草绳编的瓶子,里面插着两支干棉花,几根麦穗,墙边挂着几幅麦梗画,上面画着耕牛,麦田。

角角落落都打扫地干净明亮,掀开帘子去后院,角落里整整齐齐地摆着白菜萝卜,咸菜坛子,后院两间屋子,一间杂物屋,一间厨房,陈氏弯着腰在里头蒸包子。

“弟妹,你看看汤好了不?”陈氏忙的脚不沾地,第一天开张,要做包子,卷饼,还有骨头汤。“还有咸菜,都给盛出来。”

陈氏擦擦手,“小小呢?”

李氏道:“小小在前头,教大娃记账呢。”

两个人织比一个人快,到了九月末,十四个长垫子可算是织好了。

李氏摸着软和的毛线垫子,用脸贴了贴,“小小,这真暖和。”

“还剩点毛线,我给三丫织件衣服,秋天穿着暖和。”顾筱起身把垫子收好,然后用手背挨了挨三丫的脸。

小奶娃模样漂亮,眼睛大而有神,在顾筱屋里待了半个多月,早就和小婶熟了,顾筱碰碰她,她就咧嘴笑笑。

李氏:“这怎么行,羊毛多贵……”

沈二郎在前院,她在厨房做吃的,不觉得多累, 回来能看见三丫,她就觉得有盼头。

沈二郎道:“我去打水,你洗洗好睡。”

从正屋出去, 就各回各屋里。

陈氏洗了脸和脚,直接躺床上,翻身都懒得动弹。

沈大郎在家里干了一天的木活, 可没陈氏这般累,他躺在陈氏旁边, “店里生意好不?”

陈氏:“挺好的。”

沈大郎问:“那客人有没有说桌椅好看?”

沈大娃道:“卖了一百三十二个素包子,五十三个肉包子,六十四个素卷饼,六十一个肉的,还有三十二碗骨头汤,十六屉小笼包。正好是五百三十六文钱。”

周氏刚想开口,沈大娃就道:“抛去买肉面鸡蛋和菜的钱,赚的有三百五十文。”

周氏看着钱匣子发愣,“三百五十文,不少了。”

陈氏抿了一下嘴唇,这一天辛苦是辛苦,值也是真值。

李氏笑着看了眼丈夫,去炕上把闺女抱起来。

周氏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前院的动静了,“小小,他们回来了!”

大娃走在前头,“奶!我们回来了!”

周氏道:“这大声音做啥,给我消停点,咋这么晚才回来?”

“刷碗来着,还得准备明儿用的东西,可不如摆摊走街串巷卖呢。”沈大娃撇撇嘴,“奶,钱给带回来了。”

周氏带着一家子人进屋,把钱匣子打开,看见了大半匣子的铜板。

这一忙就到了亥时。

碗筷得刷,桌子得擦,弄脏的桌布垫子还得清洗,清洗过的碗筷还得用热水烫一遍。委实不是容易的活。

在厨房忙活一天,晚上还得忙这个,腰都直不起来了。

大娃精神倒是好,抱着钱匣子和账本不撒手,“娘,快点走,咱们回去数钱去。”

陈氏扶着腰叹了口气,“数啥钱,我就想回去躺着睡一觉。”

别人一看见沈家食肆,就知道里面卖什么了。

别的顾筱还没想好,只能想到什么就加什么。

顾筱回去先把海浪花纹给沈大郎画好,让他去刻桌椅,然后出门买了两大袋的羊毛。

羊毛需得漂白,纺成毛线再染色,这就花了几天的功夫。

染了色之后的毛线有月白,湖蓝,深蓝三种颜色,顾筱就是要用这几色毛线织垫子。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