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武侠仙侠>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第3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第39节(1 / 1)

推荐阅读:

做缂丝扇子,再加上四把团扇,顾筱用了将近一个月,她期间去过县城两次,都是拿颜料,买丝线,十两银子花的一干二净。

而平日织累了就刻字,张掌柜说诗词好,她就印了五本诗词,让沈羲和送去书坊,一本给了半两银子。

本来书卖的就贵,诗词更贵,如果放到盛京的多宝阁,一本五两银子不止,只不过张掌柜也不知一本究竟能卖上多少,只能估摸着给半两银子了。

有伞书本折扇送到盛京,多宝阁也赚钱,终归是少。

张掌柜想见识一下“一寸缂丝一寸金”的团扇长什么样,到底能不能让盛京小姐把压箱底的银子掏出来。

织缂丝难得是穿面翻面,再有就是颜色过渡,藏线头。

顾筱学过刺绣, 刺绣是绣出来的花纹,而缂丝是织出来,把织布和花纹结合在一起,精妙绝伦。

顾筱连着十几日早起,起床以后就在窗前织缂丝,沈羲和回来她也懒得藏,反正周氏知道,家里活少,以为她织着玩的,谁能想到缂丝能赚钱。

傍晚油灯一点,亮到半夜,缂丝扇子总算有点模样了。

一枝海棠,花瓣层叠,又有绿叶相称。

张掌柜连连点头,“那是自然,那是自然,什么时候姑娘也见见那位沈公子,兴许会一见如故。”

第34章 走马灯 一见如故不见得,……

一见如故不见得, 一惊一吓肯定是有的。

顾筱摇摇头,“见面就不必了,张掌柜说的那位沈公子在书院读书, 自是人中龙凤,我识字不多,估计也说不到一块儿去。”

张掌柜想怎么说不到一块儿去, 顾筱蕙质兰心,她会的东西世上又有几人能会, 何必妄自菲薄。

“姑娘别急,多宝阁可以卖别的东西,我得了样好东西,先给你看看。”

张掌柜拿了一本《三字经》出来。

“你看看,这字迹,真叫一个赏心悦目,”张掌柜把《三字经》翻了一遍,欣赏之意溢于言表。

顾筱:“……”

张掌柜道:“姑娘有所不知,这是咱们县书院一个功课很好学生送来的,说是印的,他若什么书都能印,咱们以后就从他那儿拿书,他能赚钱,咱们也能,两全其美。”

小鸡崽毛茸茸的,不过六月底天热,九十月往后越来越冷,下蛋兴许要等到明年开春。

大娃二娃一人提着个篮子,回到家,沈大郎就忙活起来,给小鸡崽搭窝。

陈氏小声道:“娘在屋里呢。”

顾筱点点头:“那我去和娘说。”

周氏坐在炕上缝小衣裳,她穿着那身青色的衣赏,穿的干净洗的还勤,跟新的似的。

顾筱道:“走马灯。”

走马灯又名仙音烛,灯内蜡烛燃烧起的热气,会带动灯壁转动,而里面有剪纸,烛光一投,灯臂上就有投影。

从前剪纸上都是武将骑马,投影你追我赶,故有此名。

现在剪纸上可不仅仅是骑马了。

张掌柜道:“那我等着小东家做走马灯!若是需要什么东西,直接从书坊拿。”

顾筱道:“开始油纸伞也好卖赚钱,我现在不是在做扇子了吗。”

张掌柜想这种织艺绣技不做岂不是可惜,可真就这样,扇子做了就是油纸伞,现在做团扇,以后还不知道做啥呢。

能狮子大开口一回。

“这样,把扇子摆出去,自会有人来问。哪个铺子没镇店之宝,就是她们来问扇子也不卖,一来二去价钱就高了。”

不是不卖,而是价高者得。

顾筱把缂丝扇子拿出来,这几把扇子金贵,顾筱还单做了几个木盒子。

缂丝团扇有种厚重感,织丝时通经断纬而非通经通纬,所以花色变换之处恍若刀刻。

张掌柜小心地摸了摸,“这……”

他一时之间想不出什么话形容这两把扇子。

“这得值好多钱,能卖好多钱!”张掌柜一个男人,都想把扇子买回去送给妻女,更别提别人了。

顾筱道:“掌柜是先看缂丝扇子还是看团扇。”

还在这儿卖关子了。

张掌柜道:“张某先看团扇。”

顾筱说团扇没有缂丝扇子好看,他先看看素绢团扇,就能估摸出缂丝团扇长啥样了。

顾筱把团扇拿出来,两把团扇刺绣都简单,蝴蝶扑花,蜻蜓点水。两把纸扇上画的是远山如黛,月夜萤火。

顾筱也是和别人学的,就像油纸伞缂丝扇子这些,她不是第一个做的。

如果能把手艺传出去,也挺好的。

顾筱画了图纸,张掌柜还是看不懂。

等他们的人把油纸伞做出来,却仍是比不上顾筱做的。

而顾筱亲手做的东西在盛京可遇不可求,那都是后话了。

张掌柜手上拿着把折扇,他用扇子敲了两下手心,“这些天盛京下了好几场雨,油纸伞最好买,一把二十两银子,小东家要做,肯定能赚不少钱……”

多宝阁的几个学徒做伞慢,一个月一人将做了三把伞。

张掌柜尚且惋惜,梅子黄时雨,要是顾筱做伞,一个月十几把,那就是好几百两银子。

顾筱想,张掌柜要是看见缂丝扇子就不会说这样的话了。

油纸伞和缂丝扇子虽然各有千秋,但是二者不在一个难度上。

而另一幅春江潮水,与江上明月相应,若扇子做好,轻摇团扇,好似在夜色下赏花弄月。

这样的扇子顾筱做过,一回生两回熟,虽然缂丝机不太好用,但也磕磕巴巴做出来了,剩下的就是固定扇面,雕刻扇柄,坠络子。

打络子的线也新染了个月白色,一个吉祥结,下面坠了同色的流苏。

为了让张掌柜看的分明,顾筱还用素娟做了两把团扇,剩下两把纸扇是用澄心纸做的。

反正单看哪把扇子都好看,放到一块就显出不一样了。

只是顾筱都这么说了,也不好勉强。

不过以后他要往盛京跑, 这边顾不上,顾筱是小东家, 早晚会见到的。

顾筱跟张掌柜打了声招呼就回沈家了,缂丝机已经做好了, 接下来就是画花样,劈线捻线染色了。

团扇都是双面扇, 而缂丝织出来便正反两面如一。

顾筱织了两幅,一是西府海棠,染青色, 碧色,曙红, 牡丹红,海棠红等几色。另一把是春江花月,染的藤黄, 二绿二青几个颜色。

“……”

张掌柜:“在县城卖一本也就五十文钱,去盛京可就不一定喽。”

为商不奸那还做什么商人,顾筱也是一样,她让沈羲和送书,就是怕说不清。

张掌柜嘿嘿一笑,“姑娘觉得怎么样,能卖吗,其实多印诗书才好,那些个贵女最爱诗赋了。”

顾筱明白了,要多印诗书,“我觉得挺好的,张掌柜,如果真能卖到盛京去,就多给那个学生一些钱,虽说是做生意,咱们也不能……您说是吧。”

顾筱咳了一声:“娘,我回来了。”

周氏抬头看看顾筱,“大热天非要出去,说也不听。”

顾筱也没客气,拿了些皮纸和颜料,其余的并未多拿。

出了书坊,顾筱去了趟肉摊,现在天热,肉放不住,沈家都是前天做卤蛋卤肉,第二天卖,卖完就回家,卖不完留家里人吃。

顾筱就买了两斤瘦肉和两个猪蹄,想明天煮个清水丸子,猪蹄是给李氏买的,这都六月底了,李氏估计快生了。

天热,顾筱到家出了一身汗,她把东西给放下,叫着大娃二娃一起,去村头接小鸡。

早春鸡崽十五文钱一只,这些是顾筱从邻村定的,总共十六只,养的比手掌还大一点,一只要十八文钱。

顾筱肃然起敬,不愧是生意人,深谙做生意之道。

张掌柜把前些日子的账结了,伞卖的不少,分顾筱的有八十四两。

只不过做生意要买各种各样的东西,留了一半多做转圜,给顾筱的就二十两银子。

张掌柜把账本给顾筱看,没什么问题,临走,张掌柜问顾筱,“下回做什么,啥时候能做好?”

张掌柜也不知道咋回事,反正就是盼着,盼着顾筱做东西,要是能看着顾筱做就更好了,他觉得自己能看一天。

顾筱向来没管过东西卖多少钱,就像折扇油纸伞,定价都是张掌柜做主。她不知道盛京城有没有缂丝团扇,若是有,价钱估计便宜不了。

顾筱问道:“掌柜的,这两把扇子你打算卖多少钱?”

张掌柜略知行情,他比了个数,“一百两银?其余的可以卖的便宜些……”

“我觉得可以再提一些,油纸伞二十两都有人买。”顾筱一个月才做两把扇子,基本没碰别的事,“我以后做不做还不知道呢。”

张掌柜:“……不做了?”

张掌柜看着扇子,不得不叹一句。都说美人在骨不在皮,扇子也一样,扇骨做好了,月圆,六角这么一摆,上面的花样就是锦上添花,怎么看都好看。

“肯定好卖!姑娘家用团扇正合适。”张掌柜拿了一把扇扇风,“嗯,凉快!小东家,不瞒你说,自从你说了要做团扇之后,我就去县城府城卖扇子的地方看了,那些扇子做工绝对比不上你做的!”

盛京好东西多,团扇有没有,有!

张掌柜那也不虚,看着蝴蝶蜻蜓,就跟活的一样,哪个姑娘不喜欢。

张掌柜把扇子放下,搓了搓手,“不知道缂丝扇子什么样,小东家快让我开开眼。”

顾筱:“我抓紧做,多做几种,就能显出缂丝扇子的好来了。”

做团扇要先做扇架,扇架用竹子最好,竹子的韧劲儿其他木料无法比拟。

扇架顶端钻孔,让扇柄穿进去,扇柄下端钻两个孔,把扇架固定住,这样一个扇框才做好。

扇框月圆、腰圆、六角各种形状,扇面有用素绢,宣纸的,可以说是姿态各异,满目琳琅。

张掌柜越听越动心,也知道这事儿急不来,万一着急了做差了怎么办。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