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都市言情>我在八零做美食[重生]> 我在八零做美食[重生] 第1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我在八零做美食[重生] 第14节(1 / 1)

推荐阅读:

“不见。”陆征能斩钉截铁。

陆奶奶也知道这个女的要这么多彩礼恐怕不是什么好人,但孙子今年二十三岁了,实在是不小了。村里像他这么大的,孩子都会满地跑了。陆奶奶也不知道生气更多些还是无奈更多些:“你这头倔驴,你都二十三了,这个不见,那个你也不愿意见的。我倒要看看你要娶什么样的姑娘回来。”

陆征能干活的手一顿,眼前不期然地便浮现出了何夏在何大娘家的堂屋门口朝她盈盈一笑的样子。

心中一热。

何夏回家后将何大娘交代的事儿跟彭文慧说了,又将之前没洗完的被罩床单洗好晾着后就回了房间。盘腿坐在沙发上,那本从何弘超房间里找来的武侠小说正看到最精彩的地方,何夏却怎么也看不下去了。

回到家后陆征能在院子的水井里打了一桶水上来,把洗得泛白发薄的毛巾丢到桶里,撩了一把水在脸上,凉凉的井水冲散了骑车带来的炎热。

陆奶奶眼睛有些不好了,听到院子里的动静,她摸索着房间里的墙走出来:“征儿回来了?”

陆征能的名字是逝去的陆爷爷取的,小名就叫能能,后来陆征能长大了,对能能这个一听就是个憨憨的小名表示了强烈地抗议,于是家里人都叫他做征儿。

陆征能用毛巾擦干净脸上的水珠:“奶,我回来了。”

陆奶奶已经走出房间了,她摸索着在房门边上的小凳子上坐下:“刚刚你六婶来咱们家了,她说她娘家村有个姑娘,今年二十三岁,没嫁过人,因为兄弟姐妹多才耽搁了下来的。她想和你相看相看。”

何夏也不认为陆征能一辈子没娶妻是为了何夏,她脸还没那么大。何夏想,陆征能没娶妻,大概和以前一样,是看不上那些女人吧。

重生这么久,何夏一次也没有想起过陆征能,上次何夏想起改嫁这个念头时也没有记起这个世间还有他这么一号人。

猛不丁地再次见面,何夏望着年轻时候的陆征能,心中思绪纷杂。两人对视片刻,何夏朝陆征能笑了笑,又对何大娘道:“大娘,我回去了啊。”

何大娘一直在观察何夏和陆征能的反应,两人适才的对视她也看见了。一男一女对视这么久还能是为了什么,以何大娘驰骋八卦场这么多年的眼力来看,何夏肯定和她娘家侄子看对眼了!

何大娘内心激动不已。

南方的梅雨季的雨总是来得又快又急,何夏出门的时候外面还出了太阳,结果等卖了菜在回家的路上就遇到了大暴雨,何夏跑去避雨的时候没注意,一脚踩滑便跌进了路边的稻田里, 何夏扭了脚,一点力也用不上,要不是陆征能恰好路过, 何夏都不知道自己得在稻田里泡多久。

陆征能将何夏救起来, 两人便算是认识了,后来等何夏的脚好了再去卖菜,又十分巧合的遇到了陆征能,从那之后的每一天, 何夏只要去镇上, 就能够遇到恰好等在那里的他。一来二去的, 两人便熟悉了起来, 陆征能知道何夏是个寡妇, 知道她养着一个捡来的孩子。何夏也知道了陆征能一直未婚, 以前是人家说他天煞狐星, 克夫克母克妻, 后来没结婚是因为他看不上那些女人。

两人越聊越投机,有一天,陆征能说愿意养着何夏领养的秀珍,希望何夏能考虑考虑他。

陆征能长得没有曾文越那么俊秀,但却更有男子汉气概,在这么久的相处中,陆征能也是个正派的人,品行也好。那时候的何夏还算年轻,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会想男人,和陆征能做一家,何夏自然是愿意的。

在何夏守寡的那些年里,刘香桃和曾大顺也是时不时的劝她找个人嫁了,别耗一辈子,没有合适的人选,何夏便一直没有同意。遇到和陆征能,何夏回家将陆征能的事儿跟刘香桃夫妻说了改嫁陆征能的事儿。

面粉里加些盐,用热水和面,面和好后同样醒一会儿,这时候将油皮拿出来揉一揉,揉完后在接着醒。

每样面团都揉两次后何夏将油皮分成牛肉丸大小的个头摆放在一边,面皮分成比油皮大一点点的相同数量的等份。

面皮将油皮包裹其中,用擀面杖擀成长条放在一边醒着。醒十分钟后再将皮再次擀开再醒几分钟,这时候咸肉酥的外皮就做好了。

将肉馅儿包裹在外皮里面,封好口,摆放在盘子里,刷上蛋黄液,撒上白芝麻。

灶上最小的那个灶膛烧火留碳,何夏再从碗柜顶上拿下来一个铝锅,铝锅很薄,锅盖也和一般的弧形锅盖不一样,平平的,这样的锅拿来烤东西再好不过了。

国庆过后就是中秋。街上供销社开始卖月饼。八月十四, 彭文慧来了一趟供销社, 买了两个用纸包着的月饼。

这时候的月饼如其名,是个又圆又大的饼, 品种也少得很,除了五仁的就是豆沙的。月饼糖放得多, 特别甜, 吃几口就觉得腻得慌。

何夏没吃多少, 彭文慧倒是将切的一角都吃完了,她是从艰苦年代过来的,一点粮食她都不愿意浪费。

何夏看着,便萌生了自己做月饼的想法。

但很快这个想法就被何夏否了,月饼上辈子她就没学过怎么做。但和月饼相似的咸肉酥何夏却是会的。

不大会儿,桌子上每个人的面前都堆满了厚厚的一堆田螺壳。田螺炒得辣,但越辣滋味儿就越足,这时候清淡的饺子汤便派上了用场,吸几个田螺,喝一口汤。

人生在这一刻得到了满足。

第18章

这时候的店铺也不需要怎么装修, 一张桌子,两个炉子, 便能开店了。

何夏找了一张桌子回来摆着,再去买了一个炉子回来摆着, 煤球也买了不少, 就堆在小房子的角落。

煮好的饺子汤何夏也没有立即倒掉,反而打了一大盆放在一边放凉。

就像是踩着点一般,何夏才将桌子摆好,炒田螺和饺子端上桌子,何树国父子三人便回来了,何爷爷和他们前后脚的提着一瓶酒进来。

何夏去厨房调了一个料碟,料碟里放了醋、蒜末、辣椒油、酱油。

南方人极少吃饺子,何家一家人在以前更是连馆子都没去过几次,面对这么新鲜的饺子,各个都抱有极大的热情。

他们将白白胖胖的饺子夹起来,在料碟里稍稍一蘸后直接一整个放到嘴里。

想干就干,何夏往后院去了一趟,从墙角割了一大把韭菜回来,她就做韭菜鸡蛋馅儿的水饺。

饺子皮的做饭也不难,凉水放一点点盐和面,面和好后分成几份搓圆切成小挤子,用擀面杖擀成中间厚两边薄的饺子皮。将饺子皮放在掌心平摊好,用筷子夹一筷子的馅放在饺子皮的中间,先捏饺子皮的中央,再将剩下的两边捏好捏紧。

何夏机械式的重复着包饺子的动作,整个脑子都放空了,什么也不想。

没过多久,何夏便包了整整三盖帘的饺子出来。馅儿也用完了。

何夏将饺子放到厨房的桌子上,用白色的纱布将饺子盖上。

何夏是何大娘看着长大的,人才品性都好,她那个侄子虽然没爹没娘但自己本人也争气,前天何大娘她老娘过六十六岁生日,何大娘回家看望时还听村里人说了,她那侄子要盖新房了呢。

何大娘越想越觉得两个孩子般配,心越发蠢蠢欲动。

也是巧合,何大娘还在琢磨怎么给两个孩子做介绍呢,就听到院子里有人喊,何大娘出了屋子,顿时就乐了。

“征能啊,你怎么来了?”

“姑,我今天正好了镇上做事,我大娘就让我给你送点东西来。”

陆征能的面容一直浮现在何夏的眼前,她的心乱了。

过了许久,何夏干脆站起身来去厨房。

这是何夏上辈子养成的一个习惯了。每当她心情不好的时候她都喜欢到厨房去,哪怕什么都不做,就那么静静地待着她内心都会平静很多。

何夏之前买的面粉早就用完了,她又去供销社买了二十斤回来,现在这二十斤还一半都没用到。

何夏想了想,决定晚上做饺子吃。

陆征能的未婚妻走了三年了,村里帮她说亲的人少之又少,好不容易来一个,陆奶奶咋也想把这事儿给办了。陆奶奶活到这个岁数,什么都能看开了,就是死了她也没觉得有什么,唯一的遗憾就是没等着自家孙子娶媳妇儿。

陆征能将毛巾丢进桶里揉了揉拧干晾在院子里的晾衣架上,桶里的脏死直接冲到院子里的菜园里,而后才漫不经心地问路奶奶:“人家有什么条件?”

陆奶奶顿了顿,叹了口气道:“要500块钱彩礼,还有一辆自行车做聘礼,结婚之前还要盖一间新房。”

这个条件实在是苛刻,这些东西加起来也要小一千了,这时候在农村里起一间砖瓦结构的房子也才用这个价。

陆征能攒了这么些年攒到的钱也不过这么多,这里面大多数的钱还是前些年他冒着险去城里黑市里倒腾来的。把这些存款拿去娶一个没见过面不知道品行的女人,陆征能觉得还不如留着盖房子。盖了房子还能给他们祖孙两个遮风挡雨。拿去娶个要这么多彩礼的媳妇儿回来还不够让他们生气的呢。

这个时候当然不能让何夏走,她拉着何夏:“走那么快做什么?再待一会儿呗。对了,夏夏,你回家跟你娘说一下,我们家小小子再过三天就要洗三了,到时候让她一定要来啊。”

何夏这边的风俗,小孩子出生三天一定要洗一个澡,洗澡的人一定是把孩子接生出来的那个人。不过现在上医院生孩子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份习俗也就慢慢的淡了下来。但也有一些二胎三胎的妇人赶不及去医院生产生在家里的。

何夏应了。何夏走出何大娘家时鬼使神差地回了一个头,陆征能正在和何大娘说话。他似乎察觉到有人在看他,一回头,看见的是还没关严实的门,以及何夏的背影。

陆正能转回眼眸,回答何大娘问他的问题。

陆征能谢绝了何大娘留饭的话,很快就回去了。他是骑着自行车来的,而他们陆安村离万安村不算远,陆征能踩着自行车,十多分钟就到了家。

何夏依稀记得,刘香桃和曾大顺听了这件事儿也是很高兴的。但夜里刘香桃起来起夜,一不小心就摔倒了,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曾大顺着急不已,紧接着也病倒了,两口子都病倒了,也没个人伺候,改嫁的事儿便只能往后拖。

陆征能等了何夏两年,在这两年里,刘香桃和曾大顺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难受的。两人的事儿一直便没落到实处。

后来陆征能不能等了,让何夏给句准话,何夏给了陆征能,当天晚上,陆征能便走了,听人说,他北上做生意去了。打那以后,何夏便再也没见过陆征能了,后来何夏七十岁那一年,他家里来了一个客人,是陆征能领养的儿子。

陆征能的养子说,陆征能一辈子没有娶妻。

何夏爱陆征能吗?喜欢是有,要是多爱还真不见得。陆征能爱何夏吗?何夏不知道,从认识陆正能的那一天起,陆征能便没有对何夏说过一个喜欢或者爱的字眼。

说做就做,第二天一早何夏就去买了肉回来,下午卖完包子何夏就马不停蹄地赶回家。

回到家,何夏将买回来的五花肉去皮剁成肉末,加入盐酱油料酒姜末拌匀腌制。

接着何夏便开始做油皮。

一碗面粉里加一大勺猪油,一勺糖,加入热水后直接揉,揉到面团光滑后放在盆里醒着。

油皮揉好了,何夏又开始制作面团外皮。

仓库边上是没有装有水龙头的,但何夏是做吃食生意的,于是便要求车站给拉了个水龙头,就安在仓库门口。

水龙头带有一个钥匙,没有钥匙拧不开水。

开业这一天,何爷爷还特地从村里来看了。见何夏生意好, 十分满意地回去了。

在帮何树国打了一个星期的家具, 何弘超终于来卖冰棍了,但过了国庆节, 天气就慢慢的转凉了,冰棍也卖不了多久了。

有了店面后的何夏生意比以往稳定了许多, 最起码每天挣个一两块是不成问题的。

饺子已经出锅好一会儿了,并不热,他们咬开那一层层薄薄的皮,包裹在皮里的韭菜和鸡蛋便在嘴里绽放了出来。

韭菜的味道霸道极了,衬得鸡蛋也变得格外的鲜香。何夏调的料汁蒜中带辣,更是将这份饺子的味道衬得越发鲜美。

吃了饺子,大家也没网点桌子上摆的田螺。

何夏做的田螺油放得足,田螺一个个看起来油亮油亮的,汤汁因放了酱料变成了红色,青色的青椒圈点缀在其中,紫苏的特殊香味与其他食材的味道结合在一起,一股难言的芳香传入鼻腔,令人口齿生津。

南方人会吃田螺的天赋仿佛有生具来一般,他们先将田螺放入嘴里吸干净田螺上面带着的料汁的味道,再捏住田螺的尾端,用嘴在田螺的前面深吸一口,田螺盖子便开了,肉厚味鲜的田螺肉也随之进了嘴里面,要是实在吸不出田螺肉,用筷子将田螺带着盖子往里面怼了怼,再吸一口,田螺肉就进嘴里了。咬掉田螺前半部分的肉,将田螺壳子丢在桌子上。

何夏再去将养在厨房角落里吐泥的田螺拿了出来。田螺吐了近三个小时的泥,早就已经干净了,何夏用剪刀将田螺的屁股一个个的剪开,再放点盐巴泡了一下,接着才去准备配料。

姜切丝,蒜蓉切末,从后院摘回来的青红椒切成圈备用,紫苏叶子洗干净也放在一边。另外泡椒泡姜也准备了一小碗。

灶上烧火,锅里放入一大锅水,水开后加一点点盐把吐干净泥沙的田螺放到锅里去汆水,水开后再煮一会儿便称出来。

洗锅,锅干放油,油热将姜丝蒜末泡椒袍江一起入锅爆炒,炒出味道后下入两勺彭文慧自己做的豆瓣酱,等酱料炒出红油,何夏再将汆了水沥干水分的田螺下到锅中不停的翻炒,翻炒的同时下入酱油和一大碗米酒和清水焖煮一会儿,等锅中水快干了,将青红辣椒以及紫苏叶放进去爆炒,大火收汁出锅。

炒了田螺,何夏洗了锅,烧了一大锅水,水开后放饺子下去煮。刚下到锅里的饺子是沉在水里的,要用勺子时不时的搅拌一下以防粘连,煮好的饺子会浮出水面,用漏勺将饺子盛出来,放在早就准备好的大搪瓷盘子里。何夏包的饺子多,整整装了三个搪瓷盘子才装完。

何夏听见何大娘家来人了,便从荷花嫂子的房间出来,一抬头,她的视线边和陆征能对上了。

见到陆征能那张充满男子气概的脸,何夏忽然一阵恍惚。

第17章

秀珍9岁那年, 何夏动过一次改嫁的念头, 对象是陆征能。

那是1991年了,那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了十年了,大家的观念都开放了许多。何夏种了些菜到镇上去卖了补贴家用。何夏记得和陆征能的初相识, 是因为一个雨天。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