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女生耽美>大周第一皇孙> 第四十四章 朝廷之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四章 朝廷之事(1 / 1)

推荐阅读:

“另外,我让他们都回去把该清理的清理了,该管束的管束好。”

“要是皇上不问就算了,万一皇上要是问起来,他们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现在诏狱司在汉王手上,要拿什么人谁也拦不住。”

林安明白萧破虏的意思,点头感激道:“有劳舅舅费心。”

“你跟我还说这些?”萧破虏一笑道。

跟着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各自把当下知道的事情,后续如何做等等,都大致对了一下。

毕竟现在他虽然受封“安南王”,又领“两江督抚”之职,可是两江在南方,不在京城,他也要等到开春以后赴任了,才有真正实权。

当下在朝廷上,他可是没有任何职位,也没有任何权利的。

就连去太书院听讲,都还是太祖皇帝才刚刚恩赐下来的。

沉吟片刻,林安才开口道:“朝廷上的事,就让他们去折腾,皇爷爷没有下定决心,那么必定是谁也无法强逼着他定立储君,真要是逼得急了,怕是适得其反。”

萧破虏稍稍点头,太祖皇帝的脾气他是最了解的,天底下没有任何人能胁迫住这位千古一帝。

谁也无法保证,太祖皇帝真没有心从自己几个儿子当中选择储君人选。

萧破虏虽然是林安的亲舅舅,这种事,轻易还是不要妄言为好。

林安也没有等萧破虏开口,而是继续说到:“目前看来,汉王爷留在京城,对咱们应该还是有好处的。”

听见这话,萧破虏才点头道:“我听说这段时间朝中有不少重臣联名向皇上上书,请皇上早定储君,以安国本,中书令骆文中还因此被皇上呵斥责出宫,命其闭门思过。”

“尽管如此,那些人还是没消停。”

北江起源于天柱山,一路向东,出了天擎山脉之后,便流入北江河谷平原。

天擎山脉植被丰沛,十分的肥沃富饶。

流经天擎山脉冲击而下的北江河水,也就懈怠着大量的肥沃物质,滋养了河谷平原,使得整个河谷平原土地都十分的肥沃,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粮食生产的中心之一。

并且河谷平原地势平坦,一眼望去,数千里都几乎是平地,连一座小山丘都很少见。

平京虽然距离京城有近三千里的遥远距离,可是若是骑兵奔袭,却耗费不了多少时间。

时间有限,他不可能钻研深刻,记住了解的,也大致都是一些关隘重要的东西。

其中对他而言,最重要的便是历史上那些著名文人骚客留下的著作。

先前在太祖皇帝面前大做“文抄公”,那个时候林安对大周以前的历史还不熟悉,也不清楚这个世界是否有同样,或者是类似的诗文文章。

贸然就说了出来,其实是十分冒险的。

万一一个不小心正好撞在枪口上,自己话又说了出来,那可是连圆都圆不回来的。

兵贵神速,当真打起仗来,哪里等得了各地勤王之师奔赴京城?

汉王实力之强,对朝廷威胁之大,太祖皇帝不可能预见不到,按说应该早有防备。

兴许,太祖皇帝早有防备?

想到这里,林安连忙问到:“那朝廷,对此可有防备?”

闻言萧破虏却是摇头道:“从平京到京城,中间有近三千里路程,原先出京畿路,过平遥军镇入江北路,中间有五座北防军镇,合兵马有八万多人,但自天元十三年,汉王领兵出平京,西击北莽,被驱异族之后,西北一线从这条路侵入大周的可能性就已经完全断绝。”

完事以后,林安才先从茶肆出来,上了马车回宫。

一路回到宫中之后,休息了一下,便赶去太书院上午课,一堂课上完,时间也差不多了,他又回了东宫,简单用膳以后,便开始抄写圣人典籍。

等到晚课时间,又提前到太书院学堂上课。

如此反复过了好几天,整个京城好像一下子平静了下来,没什么动静。

接着这个机会,林安也是发奋图强,尽力将大周天下诸多事都了解了个大概,同时对过往的历史也研究学习了一些。

“诸位爵爷们最近怎么样?”

林安突然想起太湖系那些功勋武将,虽然先前他已经跟萧破虏讲得很明白了。

不过当下朝廷上对于奏请太祖皇帝定立储君的事情闹得这么凶,就怕有那个脑瓜子不好使的,跟风也去上表。

真要是那样,那可就把林安给害了。

萧破虏闻言之后立马道:“你放心,自从上次你来过国公府之后,我已经把话跟他们说得很明白了,最近这段时间大家都很老实。”

“礼部那些官员,借着古礼和什么圣人教诲,一日三奏,皇上为此已经多次动怒。”

林安虽人在东宫,不过他一没有势力,二没有什么权势。

朝廷上发生的事情,他是无从得知的。

萧破虏也是知道这事儿,所以才专门拎出来说,当然也是林安,换做其他,自然是不可能提及的。

闻言林安心下有数,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仅仅靠着北江天堑,就想拦住汉王的铁骑,无异于痴人说梦,没有军镇驻扎,只需要两三月的时间,汉王的兵马就能兵临京城城下。

深吸一口气,林安道:“看来现在,咱们大周最有实力的,该是汉王殿下了。”

这话萧破虏没有接,太祖皇帝暂时还没有定下储君人选,一切皆有可能。

如果各路藩王在太子归葬以后,便各自回封地,那么倒是可以说,至少皇位跟这些藩王是没什么关系了。

可是现在,不只是汉王因为接手诏狱司而留在京城,就连秦王、齐王、赵王、楚王、宁王他们,也都还留在京城。

幸好经过这几日的钻研,终于让他确认了,在这个世界虽然也曾经有光耀万古,才情近妖的人物存在,不过他们和前世历史上那些大才却完全不同。

唯一能大致契合的,只有先秦那些大家。

最接近的,便是这个世界上历史中的“圣人”,与林安前世的孔老夫子。

无论是经历著作,还是传学发展,都非常相似,于是他心底当即就默默记下,以后千万不要随便乱动圣人的东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十四年的时候,皇上便下旨裁撤军镇,将原本的军镇屯兵调往边塞驻防,自此从平京往京城便是一马平川,再无防御可用。”

“唯一能用的,只有北江天堑这一道。”

林安闻言,不由得摸着下巴,面露沉思之色。

大周有“北江南河”一说,指的是养育整个中原大地的两条长过数千里的巍巍大河。

这一点与前世的长江黄河十分相似,但又略有不同,北江不像黄河那样,流经黄土高原,导致河水含有大量泥沙,呈土黄色。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