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历史军事>盛唐最强太子> 第95章 圣旨降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章 圣旨降临(1 / 1)

推荐阅读:

"太子殿下,您有何吩咐?"

李公公一听,立刻察觉不对劲,难道在外宣读诏书也有错?非要我进府不可吗?

随行侍卫皆感紧张,昔日长安城是他们的地盘,朝廷未迁洛阳之前。

如今朝廷不在,这里太子一言九鼎。

"李公公,请下马入内吧。

"

"哎呀,李公公此言差矣,岂能让众兄弟在外久立?瞧瞧百姓如何看待我们,还是请进府内宣读为宜。

"

李杰话落,还示意仆从为李公公敞开大门,甚至允许他骑马而入。

然而,李公公心思细腻,怎敢贸然进入太子府?莫非又是太子的计谋,薛公公的悲剧恐重演,他自问不敢踏入半步。

一名侍卫在马下禀报。

“嗯,你们保持警戒。

李太监应道,这是天后特别叮嘱,以防重蹈薛公公的覆辙。

“原来是李太监,怎么还在门外,快请进。

“殿下,是陛下身边的李太监,他说不愿入内。

“怎么回事,太子府难道成了龙潭虎穴,他还害怕吗?”

李杰走出府邸,门外已聚集了许多人。

李太监带来的侍卫维持秩序,李太监本人骑在黑马之上,手持圣旨,凝视着太子府的门楣。

李杰也有些不耐烦了,面对这个顽固的太监,他步步走近李太监。

"殿下,你想做什么?你别乱来,我告诉你,我已经派人去叫人了。

"

李太监举着圣旨缓缓后退,眼神中流露出对李杰的警惕,他并不清楚李杰的意图,只感到一股危机逼近。

庆幸的是,刚才他已经派人去通知长安军营的人前来。

李杰盯着李公公,此刻已到关键时刻,借口已备,李公公要在太子府门前宣读诏书,已是妄想。

"行,行,我下马便是。

"

李太监手里仍捧着圣旨,按理说见到圣旨就如同见到陛下,李太监不下马也无可厚非,而李杰身为太子,要求他下马也是合理的,围观的百姓对此都能分辨清楚。

"那请李太监进府吧。

"

李公公不敢直指李杰,目光骇人,但指责高延福尚有胆量,毕竟高延福只是个小宦官,在他面前不算什么。

"李公公,你也无需说我,看看你现在,面对太子殿下,竟敢骑马而来,全长安的百姓都看着,你竟如此放肆。

"

高延福今非昔比,得知李杰要与洛阳分道扬镳,他不再畏惧洛阳之人,低声下气已无意义,不如针锋相对。

李杰望着韦丽,给予她宽慰。

长安城中有无数人仰仗他,他怎能允许自己失败,也绝不允许。

时光匆匆,次日清晨,高延福匆忙前来。

“殿下,洛阳又有使者到了。

我这位太子,从不在府门外接旨,你若执意,呵呵。

"

李杰将责任推给对方,自己并未出门接旨,若你不从,后果自负。

李公公望向李杰,眼中毫无善意,如何能踏入府门?太子日益放肆,令人忧虑。

"高延福,你就是这样侍奉太子的吗?竟让殿下沦落到这地步。

"太子殿下,不必了,诏书在此与府内无异,殿下请接旨。

"

李公公欲展开诏书。

"来人!"

李杰面露不悦,不领情是吗?给你台阶下了,还犹豫什么呢?

李杰一出府即说道,他知道这是李治身边的传旨宦官,此刻前来所为何事,他也心知肚明,定是要召他回洛阳,此事断不可应允。

但若此人不进府,局面便棘手了,当众处决绝非明智之举,那样洛阳很快就会得知消息。

李杰心中已有计较,面对当前局面,首要之事,阻止李公公颁布诏书;其次,不可引起他人疑虑;再者,设法让其踏入府邸内部。

"太子殿下,您气色甚佳,就在此处宣读吧。

其实自从薛公公传递武则天的口谕后便未返回,洛阳已对李杰产生疑虑,但又无法确证。

这段时间,长安的动静远超洛阳,太子府内诞生了大诗人,太白醉酒也源于此,甚至太子在城外筹建娱乐区。

而李治的身体每况愈下,急切希望李杰回到洛阳,否则一旦驾崩,国家不能一日无主,若无合适的继承人,后果不堪设想。

“李太监,太子殿下出来了。

就在这时,人群中一阵骚动,一队手持利刃的侍卫匆匆赶来。

"呵呵,殿下,你最好安分些,我叫的人已经到了。

"

"

见李太监下马,李杰让开道路,示意他进入太子府。

"殿下,我已下马,您就在此接旨吧。

"

李太监依旧举着圣旨,坚决不肯进门,妥协可以,但进去是不可能的。

"你,好个家奴,竟敢指责我。

"

李杰尚能忍受,高延福一开口,他便无法忍受,高延福算哪根葱,竟敢反驳他。

"你闭嘴,我的人岂容你称作家奴?不下马进府,休怪我不客气。

"

高延福紧张地通报,这次并非武则天的信使,而是来自李治身边的宦官,带着正式的圣旨。

“走,我们去接旨。

李杰着装完毕,疑惑为何在此时来人。

使者并未踏入太子府,而是在门外等候。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