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历史军事>盛唐最强太子> 第33章 燕子村的难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燕子村的难民(1 / 1)

推荐阅读:

李杰分析,如此宝地空置,叛匪仅靠掠夺,山寨的食物供应早晚断绝。如果有这样一个地方,山寨或许能自给自足。

"我们离开已有数月,一路乞讨,不少人丧命,才抵达长安。多亏殿下,我们昨天已经断粮,若非您的帮助,可能昨晚就会有人饿死。"

胡孟由衷感激李杰,他没有将李杰视作高高在上的人物,与李杰交谈,他感到李杰十分亲民,和他们一样,有情感,有同情心。

"不必感谢我,如果真要报答我,在我清除这些叛匪之时,你们能否回来,继续在这片土地上耕耘?"

李杰向胡孟笑道,如果能助他们重返故乡,他将开通长安至燕子村的商贸路线,使村庄繁荣,同时在秘密之处悄然壮大自己的力量。

"然后呢,他们的大部队来了吗?"

李杰接着问,如此绝佳的藏匿之地,换做他也想安排人潜入。

胡孟紧握双拳,点头示意。

"那一天,那些被我们收留的人带领一队人马前来,每个人都手持利刃,从村子外围闯入。当然,我们有一位不愿让路的长者,被为首之人一刀斩杀。我们只能忍辱负重,但他们却夺走了我们的粮食,不愿交出的,都遭到了残害。"

"真是可恶至极。"

胡孟点头确认:“他们离开后,我们起初并未察觉,后来有村民说看到他们进了山。”

“就是你说的燕子山?”

李杰问,那时燕子山可能还未被开发,这些人可能是寻找据点的。

"嗯,我们村庄有个传说,山脉的深处不宜超过三百步。"

"三百步,这个说法有何由来?"

然而李杰此刻无暇顾及其他,只有自身强大,一切才有意义。一旦自己实力壮大,还怕什么?

“不需要犹豫,如果你不听从,我可以换人。”

李杰语带严肃,虽是威慑高延福,但在高延福听来却像是事实。宫中太监众多,不听话的太监终究没有好下场。

高延福只好去向韦玄贞禀报,随后返回驾车。

“殿下,我们村子曾是一片祥瑞之地,先祖避战乱至此,地处偏远,风调雨顺,作物茂盛,还有条小溪,不怕水源匮乏。”

"是的,多余的我都会收下。你们需要什么也告诉我,我会尽量满足。"

李杰认真地说,他也在思考如何提升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唯有提高生活质量,村民们才会更乐意保守他在此地的秘密行动,这是一石二鸟之计。

二人边谈边行,直至夜幕降临,才抵达燕子村附近。

“殿下,要不要多带些人?”

胡孟看着李杰的小队人数不多,不禁担忧这不是送羊入虎口吗。

“不必,我们先去探探路。”

李杰解释,他不能告诉胡孟,身为太子的他如今手中并无多少兵力可用。

“好的,回去的路线我很熟悉,没问题。”

"那当然,若殿下能驱逐那些贼匪,让我们重回故土,我们愿为殿下鞠躬尽瘁。"

胡孟热切地看着李杰,他视李杰为仁者,能为他效力是他的荣耀。

"有你这句话就足够了。到时候专心耕作,粮食丰收,我还会收购,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真的吗,殿下会买我们的粮食?"

胡孟闻言更为欣喜,他们村靠溪处尽是良田,年年丰饶,只因交通不便,许多粮食只得囤积。正是因为这片沃土,他们的祖辈才选择在此定居。

李杰已决定不留这些人,欺凌弱小,没必要让他们继续存在于大唐的土地上。

"我们以为他们进入山区就会罢休,不料他们时常从山中出现,每次都会搜刮村里的财物,村子再也承受不住,大家商议后,决定连夜收拾行囊,一同离开那里。"

提及全村迁移,胡孟内心不禁涌起悲痛。那是祖辈生活的地方,多年历史,却被他人侵占。胡孟为了村民,一直忍耐,否则也无法存活至今。

一个男子一旦有了牵绊,便失去了许多奋起反抗的勇气。

"如果我没猜错,你们离开后,叛匪应该会完全占据你们的村庄。"

李杰询问,三百步的距离并不遥远。

"传说我们的先祖曾涉足此地,起初也踏入燕子山腹地,但深入之后,山中的毒蛇猛兽骤增,过了三百步,道路艰险,许多人困于其中无法脱身。"

李杰微微颔首,这就是燕子山的天然屏障,这样的地势确实令官军难以侵入,即使叛匪不多,也能凭借地形让敌人全军覆灭。

"那些人最后成功离开了吗?"

"是的,不知他们用何种手段,竟然能在山中安然无恙。"

“那些敌人是什么时候来的?”

李杰听得心动,如果能掌控这个村庄和敌人的据点,将来几乎可以自给自足。

“要追溯到一年前,那时来了一批人,我们以为他们是善良之辈,便邀请他们在村里暂住。”

“就是后来的敌人?”

李杰猜测他们是来侦察的。

“小高,去告诉我岳父韦玄贞,我要带一个人离开。”

李杰吩咐车外的高延福。

高延福面露忧虑,太子最近行事似乎有些冲动,这样的长途跋涉,恐怕会引起陛下的注意。

“殿下,您是否要考虑一下,或许派遣其他人更合适,毕竟天皇天后那边……”

高延福委婉地提醒,洛阳那边还在密切监视李杰的一举一动。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