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历史军事>盛唐最强太子> 第14章 疑惑四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疑惑四起(1 / 1)

推荐阅读:

"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杰淡淡地回答。

"不行,我不能忍受了,你肯定是剽窃的,对,你肯定是剽窃的!"

杨神让大声嚷嚷,手指着李杰,一个无名小辈怎么可能创作出这样的诗句,一定是抄袭。

周围许多人也随声附和。

底下数人反复回味着最后一句,越品越有深意。

“不行了,听完这最后一句有种想哭的感觉,好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让我想起了我的初恋。”

“呜呜,我都哭了,想起当年和岳母那段感天动地的感情。”

"嘿,你那根本不算什么,我甚至想起了我的伴侣,我正值壮年她已垂暮,我们的感情深如海洋,可惜命运无常,她离世多年,我每日每夜思念得肝肠寸断。"

"老兄,你的口味可真独特。"

“兄台你这么厉害,不如你也来一首。”

“呃,我想写的他都写了......”

“嘘......”

杜审言一口气念完后一句:“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全场瞬间鸦雀无声。

杨神让也被惊呆,身旁之人竟有如此才华,真假难辨,之前从未见过此人,究竟何方神圣,背景比他还深厚吗?

杜审言清了清嗓子,吟诵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底下开始窃窃私语。

“我听这开头挺普通的嘛,我也会写。”

“哼,何止普通,简直庸俗不堪,谁不会啊。”

杨桐机智地将难题抛给杜审言。

"嗯,既然争议颇大,不如我再出一道题。若这位李先生能再次创作出佳作,众人自会心服口服。我也想见识一下李先生的才情。"

杜审言捻须道,他期待见证更多传世之作,如果李杰真有才华,那无可厚非,但如果连他的题目都应对不了,恐怕就是欺世盗名之徒了。

"好,我们完全同意杜老的提议。"

"没错,让他再写一首,我不信他能盗取我亡妻的才思。"

"兄台,你真狠心,要挖掘你妻子的坟墓。"

柳如花看向杨桐,这么多人说李太白抄袭,你该怎么说呢?

杨桐满头大汗,该怎么说呢?如果我说这是太子,太子会放过我吗?如果不说是太子,他们又不会相信。

杨桐看向李杰,但李杰并未理睬这些,只顾自己品酒,高延福也不理会杨桐,专心为李杰斟酒。

"李公子,你看这事怎么办?"

"了不起......"

杨桐在上方看着下方的争论,你们这些人怎么敢,竟然敢这样议论太子殿下,如果太子怪罪下来,他可担当不起。

这时,一个声音从后方传来。

"杨大人,这位公子究竟是谁?"

一个身着粉色衣裙、面带轻纱的少女出现在杨桐身后,正是受邀来助兴的长安第一才女,柳如花。

所有目光聚焦于李杰。

究竟是何等诗篇,令杜审言如此震撼。

“真是青年才俊,竟有这般诗词问世,老夫也为之动容。”

杜审言仍在细细品味李杰的《鹊桥仙》。

底下众人已按捺不住。

"没错,这是我老师以前的作品,我亲眼见过。"

"你说是你老师?你有老师吗?这分明是我父亲的旧作,还挂在父亲的书房里。"

"胡言乱语,这分明是我与我妻子共同完成的,当年我妻子八十岁,才创作出这首'鹊桥仙',你们竟敢侵占我亡妻的遗作。"

"兄台,你妻子八十岁还能写出这样的诗篇?"

"那是当然,我妻子年轻时是文坛的一颗璀璨明珠,诗词歌赋、音乐舞蹈样样精通。"

"哼,你们不懂老年人的魅力,他们的技艺精湛,能让人如痴如醉。"

"......"

众人沉浸在李杰的"鹊桥仙"之中,无法自拔。

而李杰却悠哉地品着酒。

"公子,你真是太出色了,全场的人都被你的才华震慑住了。"

刚才听到的是什么,仿佛是一首传世之作,尤其是最后一句。

杨桐在上方也听见了,这是太子所作,简直是空前绝后。

“兄台,你能写出这句吗?”

刚才嘲讽李杰诗词的人都愣住了,这样的诗句,绝非常人所能,这是千古名篇。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杜审言继续朗诵:“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底下一时寂静。

“这听着似乎有些韵味,金风玉露一相逢,嗯,有意思。”

“你品,你细品,确实有几分滋味。”

有人仍不服气:“算什么,我也能写,不就是对仗工整,谁不会啊。”

"兄弟,你妻子可不是只有一首诗。"

"确实,下一首也是她生前之作。"

"你来决定吧。"

李杰毫不迟疑地回应杨桐。

"由你决定。"

高延福随即附和,王子殿下的才情岂是尔等能诋毁的?

"杜老,您看该如何处理?"

"原来是如花姑娘,这位是太...李太白公子。"

杨桐险些说出太子的名号,想起太子的吩咐,连忙收口,看到太子身着白衣,便改口称其为"李太白"。

柳如花微微点头,听这名字便能感受到此人的风采,难怪能写出如此佳作。

"柳姑娘,你别被这个人蒙蔽了,这绝对是剽窃的,不信你们跟我去见我父亲,这首词还挂在他灵堂上呢。"

"你休想,跟我去我妻子的墓前,这首词就埋在地下,不信你们可以挖出来。"

“杜老,这小子写了什么,您念给我们听听,我们不信,一个无名小卒能写出什么妙笔。”

“对啊,我看他那模样,肯定没我写得好。”

“杜老不会是他的托吧?”

“说不定,可能是杜老的亲戚呢。”

杜审言压制住众人的喧哗,开口道:“我来诵读一遍,这必定是惊世之作。”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