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都市言情>粮之蓝图:结婚不如卖汤圆> 第二百一十四章 销售内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四章 销售内耗(1 / 1)

推荐阅读:

“食品厂的生意,一直是咱们几个在做,谁帮不是帮,没必要分的那么清楚。我这儿市场大,缺口也大,多来个几百斤也有办法销掉,这点你不用担心。”

陆大明直接被气笑了,心里头是知道刘荣做的一切事的,再看他当面又是这么一番漂亮话讲出来,似乎大家还得对他感恩戴德,瞬间表情很是精彩。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吃饱喝足,生产车间的工友们回到生活区去洗洗涮涮,做起了睡前的准备工作,而销售这几位则是被萧泾渭客气的请到了一间大屋,这边原本是规划着用来做办公室的,不过现在条件有限,办公室内就放了一张破旧的长桌,这还是郑大哥闲着没事的时候,用厂区内限制的极快破木料随便做出来,临时凑合着用。至于椅子,那也是东拼西凑,坐什么的都有,陆大明甚至连厂区里的一块木墩子搬过来了,铺张报纸,坐上去还翘起了二郎腿,再也没谁比他更逍遥自在。

这次来小会议还是针对着接下来的扩大生产,天气越来越冷了,汤圆大批量生产出来后已经能够保存,虽然距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但这时候开始张罗着把销售计划列出来,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陆瞻那边优先表了态,他之前分到的城市较南的区域,居民没那么多,大家住的全是民房,有不少还是靠着种地收粮过日子,农民朴实,生活上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即使遇到他们过去卖汤圆,愿意拿钱出来买汤圆甜甜嘴的也不多。

去年大家全是一车一车的拉货,唯独陆瞻,每次都非常谨慎,最多拿个五十斤,销一周都卖不完。不过后来在萧泾渭等人的提醒之下,他从单一销售汤圆,改为了小拉车销售年货,只要是过年需要的东西,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他那辆小拉车上应有尽有。这么一来,汤圆也顺带着卖了不少,今年开始,他依然决定是这样子去做,虽然分散进货会辛苦一点,好在很有把握能赚到一些。

刘荣立即接口:“我和陆瞻的销售区域紧挨着,他的货,我可以帮着卖。”

每个人都能感受的到变化的存在,更敏锐的人则嗅到了某种机会已经到来,它隐藏在大街小巷,隐藏在平时早已看习惯的景物中央,若能把握的住,未来将会绚烂多彩,变成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样子。

“去年就知道你们厂伙食好,油水足,但也没想到,顿顿有肉餐餐有菜的形容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陆大明吃了多久,赞美的话就说了多久。

他如今已经没了之前环绕在周身的那股子戾气,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你可以天天来厂里吃,只要你不嫌腻,厂里不缺你那一口。”萧泾渭大方的许诺。

贵要贵的有道理。

令人放心,使人接受,最终若是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当然,他们的相思汤圆才算是成功。

当然,那肯定是理想中的状态,需要一段很漫长的时间去积累口碑,急不得,不能急。

从踏上了这一行开始,便注定了要有一颗稳扎稳打的心。

萧泾渭与褚优优商量了好一会,时间临近,两个人才从房间内走出来,已暂时商量出了对策。

陆大明想到了什么,略带着点阴阳怪气的说:“刘哥,你这边生意不错嘛,前几天已经拿走了四百斤,现在还想把陆瞻的份额拿过去,胃口这么大,你确定自己能吃的下吗?”

刘荣像是没听出他话语里的异样,跟着呵呵笑了两声:“可以努努力,也能试试看。陆瞻是你弟,也是我兄弟,他那边有需要,做哥哥的肯定是要琢磨着多帮一把。”

“他吃不下太多货,他直接不拿就是了,这还需要别人帮?再说,就是真的要人帮,也是我这个本家兄弟来帮,麻烦刘哥也太不恰当了。”陆大明没了刚刚吃饭时说话的和气,这儿会真有些针尖对麦芒的意思。

萧泾渭正想要说几句话调和,一直站在他身后的褚优优,就那么轻轻的抬起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于是,萧泾渭也没急着说话,冷静的看着这一切。

刘荣耸了耸肩。

“那感情好,回去跟我媳妇说,以后家里不开火,领着她和孩子来吃食品厂吃大户。”

“吃吧吃吧,吃的好好的,日子棒棒的。”褚优优笑着应了声,豪爽又也豪气。

气氛一时很热烈,每个人都在笑,工友们远远的站在一起,好奇的看向了这里。她们与陆大明等人不熟,本身也没什么话题。但一群年轻人凑在一起自带着欢乐气氛,吃起饭来更是特别的香。

郑大哥忙前忙后,给每个人递了新蒸的白面馒头。他为了这一顿,特意用上了最大的那一口铁锅,富强粉开了两袋十斤的,并且听了萧泾渭的建议,没有掺其他杂粮粉进去。

热气腾腾的大白馍一出锅,立即调动了大家的食欲。萧泾渭把自制的辣椒酱也贡献了出来,一口菜一口肉,一口白馍夹辣酱,吃的满头满脑都是汗,个个脸上是满满的畅快。

景呦食品厂管了晚上的一顿饭,依然是大锅菜,熬了猪油,加了炖的软软烂烂的剔骨肉,瞅着就十分有食欲。厂子里的工友们特别爱吃,厂外来蹭晚饭的陆大明他们也爱吃。

刘荣捧着碗,笑呵呵的站在人群之外,他偶尔跟几个陆瞻他们讲话,跑销售的这几个看来是很熟的,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聚一聚,互通有无的同时,也会沟通一下最近发现的商机。

手里头挣的钱多了,心思难免会更活跃一些。

从年初开始,市场更加活跃,国家的政策一再深入调整,电视和报纸上全都在报道,哪儿哪儿哪儿出了个万元户,哪儿哪儿哪儿的经济水平飞速增长。

那是一种全然以往不同的感觉,大街上的人似乎多了很多,身上穿着的衣服也变得时髦起来。尤其是在夏天,姑娘们的衣服不再是单调的蓝、黑,而是换上了更鲜艳的颜色,还有的开始尝试在头发上烫卷,呆着夸张的大耳环,走出了自信的步伐。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