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都市言情>快穿之黑心女配又在学习强国> 第133章 电竞大神巅峰路上那个不做人的高智商妹妹(1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3章 电竞大神巅峰路上那个不做人的高智商妹妹(12)(1 / 2)

推荐阅读:

卢家俊先是一愣,随后笑了笑,微微端了一下手中的空盘子,“那好,我先回实验室了,我们回聊!”

杨蓁点点头,确定不是自己的错觉,听到她没有导师,卢家俊态度瞬间冷淡了很多,甚至有点懒得敷衍的意思。

不过,新环境要真有人对你特别热情,才更要当心,是以杨蓁便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之后几个月,杨蓁全部心思都放在跟着的项目上,虽然只是一些边缘性项目,杨蓁也不敢有半点敷衍。

好在最近系统空间升级了实验室,关于核动力方面的书籍也刷新了很多,杨蓁可谓是进步神速。

去年的时候,杨蓁在边境执行过实战军事任务,相关的履历还在保密期内,这次仅仅是以学生的身份过来学习。

作为半路空降过来的关系户,不被待见,杨蓁完全理解,安分守己之余便是见缝插针的学习。

只是杨蓁没想到,在这里会碰见熟人。

“杨蓁,还真的是你,我还以为看错了呢!”

卢家俊?

杨蓁:“老师,我想去核工所看看,或许会在那里找到解决的办法。”

陈忠林不想这个时候让杨蓁离开,‘蜻蜓号’这个项目进入瓶颈期,但武器研究院还有其他的项目,杨蓁随便加入哪一个,都是如虎添翼。

可是,同样是科研人,他知道‘蜻蜓号’对杨蓁意味着什么。更明白这个研究对整个空军意味着什么。

“你让我想想!”

“老师,最多两年,我肯定会回来的,我不想放弃‘蜻蜓号’”

而你今天研究出来的这些垃圾,在战争初期就会被战场淘汰,你的研究对结束战争没有一点价值,以后别什么垃圾都送过来,浪费大家时间,浪费资源。”

和杨蓁一个实验室的研究员想要反驳,被杨蓁给拦住了,“他说的没错,收拾东西回去复盘。”

……

回到研究院,整个实验室的人,看着有些散落的‘蜻蜓号’都沉默了。

陈忠林分析着实验基地传回来的数据,仔细检查机子上的每一个零件。

冷蓓蓓不好跟杨蓁说个中的实情,只能敷衍道:“这个项目已经接近了尾声,你这几天多学习一下,准备跟我们下一个项目。”

薛绍元对这个解释并不是很满意,“这是你的工作?你比数据股的同事,更有经验?更厉害?”

杨蓁不是没有找过数据股的同事,拜托他们用新数据重新跑模型,可人家是答应了,结果一直没有给。

“老师,杨蓁找过数据股那边了,相关的申请内网上也走了程序,但对方一直没给。”

杨蓁的带教老师知道整个事情的经过,见杨蓁被误会,赶紧站出来帮着解释。

薛绍元又看了一眼杨蓁,便没再说什么,继续进行下一项议程。

日光弹指过,四季的光阴散落在笔尖,考完最后一科考试,杨蓁都来不及等成绩,便乘坐军机,去了空军某基地。

这一年多,杨蓁除了日常功课之外,全部精力都放在‘蜻蜓号’微型侦察机的研发上。

‘蜻蜓号’微型侦察机可以携载各种探测设备,秘密部署到敌方信息系统和武器系统的核心内部或附近,实现精准打击。

它重量仅200毫克,其发动机直径仅1.2毫米,平稳起降于一颗黄豆上。

今天要测试的就是‘蜻蜓号’的信息处理、导航和通信能力,以及在极端环境中作业极限。

几个年轻的老师看在眼里,一些项目也愿意带着杨蓁一起。

周一是例行的研讨小组会,薛绍元是他们这个实验室直接负责人,平时开会很少出现。

谁知道今天一来,枪口就对准了杨蓁,“杨蓁,为什么一个简单的数据问题,你都能出错,如果你能力不行,我建议你从哪来回哪去。”

接过薛绍元助理递过来的文件夹,杨蓁才打开第一页,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薛教授,这个问题我可以解释。今年二月,所里对去年的数据做了修正,但项目上游的工程师提交给我们数据模型,用的是未修正的数据,所以我用更新后的数据,重新跑了模型。”

高二国际奥赛的时候,卢家俊为了争夺冠军,指使韩晓霞将马桶水灌进饮水机里,导致她们这个小队全体闹肚子,差点没参加成比赛。

“你不认得我了?我,卢家俊,我们一起参加过奥赛,想起来了吗?”卢家俊有些夸张地指着自己鼻子问道,餐桌周围的人纷纷侧目过来。

“记得,只是没想到你会在核工所!”

“我导师是核动力反应堆方面的大佬,我来就是跟着打下手,对了,你导师是谁?”

“我是学校派过来学习的,才到没几天,没有导师!”

陈忠林看着杨蓁执着的眼睛,不知怎么的就心软了,“我跟那边联系,你现在需要好好休息,你看看你眼窝凹了多少。”

“谢谢老师,我现在就回去休息。”

……

杨蓁最终还是去了核工所,‘蜻蜓号’所有研究资料被秘密封存。

进入核工单位之后,杨蓁并没有因为军科院的推荐,就进入核心实验室。

“这段时间忙着测试,大家都辛苦了,今天先回去好好休息,‘蜻蜓号’的事情,我们明天再讨论。”

听杨蓁这么说,大家才收拾东西回宿舍休息。

“杨蓁,你怎么想的?”陈忠林教授问道。

“极端环境作业不稳定,除了设计上的问题,最大的原因还是续航不稳定。”

“那你想好怎么解决了吗?”

……

杨蓁本以为薛绍元在会议上的批评是对事不对人。

可第二天,杨蓁的带教老师,就通知她不用继续跟项目了,可以翻以前的项目资料多学习一下。

这不是变相的雪藏吗?

“冷老师,这是为什么?是我的专业能力不够?”

毕竟是第一次测试,杨蓁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蜻蜓号’第一阶段的表现也算可圈可点,可极端环境中的测试还是不尽如人意。

现代化战争技术形态追随经济发展步伐,趋向于智能化和多域化,攻击的重点也转移到瘫痪整个作战体系上,‘蜻蜓号’如果适应不了这个战争环境,那本质上就是美丽废物。

“杨蓁,武器研究的道路向来都是曲折的,你别灰心。”基地指导员见杨蓁神色不好,上前安慰道。

不等杨蓁说话,一个穿着军装的男人走了过来,将耳机摘下来扔到一边,冲着杨蓁说道:“当战争发生,或者说当我们不得不面临持久战的时候,任何高精尖端的武器最终都会被消耗殆尽,战争归根结底,是人与人的战争。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