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5章 购粮(1 / 1)

推荐阅读:

被桓玄这么一提醒,兵部哪里敢怠慢。

苦思冥想之下,于是便想到了三吴之地的孟怀安。

既然这次三吴之地因为种红薯获得了大丰收。

那么相应的,粮食的需求就变少了。

那么自然会有结余的粮食多出来。

出征用来运输粮草民夫也没有那么多。

在兵部看来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偏偏碰到了桓玄。

桓玄这个人本就是一个急躁的性子。

再加上近年来权势滔天。

更是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

唯独粮草要稍微麻烦一些。

毕竟江州之乱来的匆忙,朝廷一时半会也难以聚集如此多的粮草。

特别是士兵的吃食。

在这方面,谁也不敢随意克扣。

要知道,自从大燕丢失洛阳以后,多的是这种下克上的情况。

具体的部署自然就落入到了桓玄的手中。

桓玄也不客气,将这次出征所需的饷银和粮草报了上去。

按照惯例自然要报一些空饷,以做备用。

桓玄作为桓氏掌舵之人自然不在乎这一点钱。

之所以预留这些钱,为的就是方便拉拢人心。

这可把兵部的官员气的不轻。

毕竟兵部刚刚派人前去催促粮草,得到的回复是没有。

谁料兵部花钱买以后,三吴之地又冒出这么多的粮食来。

然而即使是这样,兵部也找不出什么毛病。

因为这些每一笔粮食交易都是商号交易的。

出了城以后才得知,自己吃的粮食居然是从三吴之地送来的。

之所以察觉就是因为在饭食里面看到红薯。

而且是晒干的红薯。

这些脱水以后的红薯干味道带着一点点甜,适合行军携带。

桓玄因为这个原因便多嘴问了一句,随即便得知这是红薯干。

顺便积攒自己的声望。

至少在桓玄心里是没有将庾亮当做对手。

在桓玄看来,庾亮只是自己的踏脚石。

而且是一块没有任何威胁的踏脚石。

桓玄甚至想过,这次江州平叛是不是考虑把握一个尺度。

本以为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筹措到足够的粮草,谁料几天以后,兵部就得知粮草居然凑齐了。

兵部的官员个个都在纳闷为何市面上突然多处这么多的粮食。

“莫不是加了钱的原因”,兵部官员在心里想道。

总之桓玄交办的任务完成了。

这个时候兵部只要将粮草拨付出去,那么桓玄便再没有理由不出兵。

然而,得到的回复却是“三吴之地也没有粮草”。

这个结果自然让兵部官员愤怒异常。

桓玄对兵部嚣张也就罢了。

这斗争失败滚出建康城的孟怀安居然也敢摆谱。

然而,兵部官员盘算半天以后,却是发现兵部还真不能奈何孟怀安丝毫。

桓玄在深思熟虑以后,下定决心这次的平叛由自己亲自挂帅。

经过多年的战乱,桓玄也明白过来了。

在这乱世之中,必须要掌握军权才是王道。

况且,如今上官氏的权威已经在桓氏的心中降低不少。

桓玄虽然暂时没有自立取而代之的打算,但是也准备开始进行谋划一些东西。

面对桓玄唯唯诺诺的兵部,在面对三吴之地时,又展现出了京师官员的倨傲。

一纸文书要求三吴之地立刻筹集粮饷,三日之内将第一批粮草送到建康城。

本以为很快就能得到回信的兵部官员,发现兵部的文书发出去以后,仿佛石入深渊一般。

没有任何回响。

面对桓玄的催促,兵部不得已派人前往三吴之地催促。

其他的人的粮草可以慢慢来,莫不是我这个大司马的粮草也能等?

这是桓玄第一次亲自领兵作战,不容有失。

于是桓玄派人向兵部施压。

必须在西军出征前将粮草都准备齐全。

否则耽搁征伐江州叛逆的罪名就要落在兵部头上。

士兵们因为不满主帅给的待遇,直接将主帅砍了换一个的比比皆是。

桓玄虽然比这些武人稍微好一些。

但是自然也不敢大意。

按照兵部的想法,自然是先筹措一部分粮草,随即再安排人去收集粮草。

毕竟,本来就不可能一次性将粮草都凑齐。

用朝廷的钱,给桓氏收买人心,岂不是大善。

如今桓玄在朝中的权势一时无两。

需要的这些粮草和饷银自然没有问题。

饷银方面,有了孟怀安创办的皇家商务管理局报上来的税银。

建康朝廷的财政自然是不缺钱。

而商号的这些粮食都是从农户手中收上来的。

这些账册兵部都是见过的。

这只能证明,三吴之地如今在孟怀安的治理下,变得更为富庶。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至于为什么三吴之地的红薯干会出现在军粮里。

自然不是三吴之地无私贡献的。

而是兵部出了高价从市场买回来的。

在买回来以前兵部也不知道。

直到买完以后,收到三吴之地送来的赠品红薯干以后,兵部才知道这世面上的粮食居然都是三吴之地出售的。

不能将庾亮完全剿灭。

否则没有了庾亮的威胁,朝廷对自己的倚重将会小很多。

养寇自重这个道理桓玄天生便懂得。

本来桓玄应该是志得意满的。

然而,桓玄终究还是被一件事给气到了。

兵部不愿意在这件事上给桓玄抓住把柄。

果然不出兵部所料,放得知粮草已经凑齐以后,桓玄便带着亲卫开拔。

桓玄要先去荆州和西兵汇合,随即再等待西府兵商量好时间后,进攻江州。

对于桓玄来说,庾亮实在是不足为惧。

桓玄要靠着这次剿灭庾亮积攒足够的功劳。

三吴之地的权利都牢牢的掌控在刺史府手中。

兵部找不到任何由头攻堪孟怀安。

毕竟兵部要求三吴之地筹集粮草也是自作主张的行为。

若是孟怀安询问圣旨,那么兵部也拿不出来。

最后没法子,兵部只能向户部申请了一笔银子,在市场上高价购买粮草。

而这次的江州平叛就是桓玄认为彻底掌控的一步。

通过以战练兵的方式,来让这些西兵彻底的归入到桓氏的门下。

况且,这次协同作战的还有西府兵。

桓玄也有染指西府兵的意思。

在大朝会之上议定了对江州出兵的事情以后。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